近日,河南医院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口腔科研究人员的研究发表在《InfectiousAgentsandCancer》。研究证实: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危险因素。作为牙周病的主要诱发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酶及其DNA的含量在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显著高于周围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而这种微生物在正常人的食管组织中尚未发现。
研究者还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酶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和总生存率密切相关。(InfectiousAgentsandCancer.年2月19日在线版)
牙龈卟啉单胞菌或为食管癌危险因素
对话研究者河南医院高社干
Q:您进行口腔细菌与食管癌的发生相关性研究的初衷是什么?
A:口腔系统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可引发并加重心血管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以及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与食管癌关系尚未知。
近年研究表明,局部细菌感染及其周围微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导致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沙门氏菌感染和胆管癌,链球菌感染和结直肠癌等。
口腔作为消化道的起始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其菌群构成及微生态变化不仅可导致局部的慢性炎症,且与很多系统性疾病的起始及发展紧密相关。口腔慢性感染,特别是厌氧菌的过度生长可引起整个系统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并进而引发并加重心血管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及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中最为关键的厌氧致病菌之一,存在于牙龈周围并寄生于牙龈上皮细胞中。其数量及*力的变化不仅直接引起机体慢性难愈性的炎症反应,而且破坏口腔细菌微生态平衡。该平衡的破坏改变了原有正常菌群的性质并加重了整体细菌微生态的*性从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牙周的骨质疏松,牙齿脱落及颌面的变形。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感染已被证明与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关节炎及口腔癌有关。但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否会感染食管上皮以及是否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研究。
口腔鳞状上皮与食管上皮在组织上的相似性以及物理距离的紧密相连大大升高了这种可能行。
Q:该研究得出哪些重要结论?
A:证实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感染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
本研究对例食管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在不同水平上(核酸,蛋白以及特异标志性胶原酶)进行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例正常活检食管组织做对照。
结果发现,癌组织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高达61%,而癌旁组织只有12%的感染率,健康组织中则没有测到任何该细菌的感染。
同时,细菌特异的16SrRNA及该细菌特有的胶原酶Lys-gingipain检测均验证了这种趋势。
三种方法的一致性充分证实,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癌组织中感染要远远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进一步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患者在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特别是总的生存率上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感染该细菌的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更差,淋巴结转移更严重,TNM分期更高,而且总生存率更低。
该结果充分证实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感染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
研究意义
探寻出全新致病因素,影响食管癌的防治
尽管研究确证了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和食管癌的进展及预后相关,但究竟是(1)该细菌的感染引起了食管癌的病变还是(2)病变的食管癌组织吸引富集了更多的细菌生长从而促进了食管癌的进展?
对此,高社干教授指出,两种情况均有可能。甚至存在两种情况交互作用的情况,即前期该细菌的感染引起了食管癌的病变,而病变的食管癌组织又吸引富集更多细菌在局部克隆增殖,克隆增殖的细菌进而引发了复杂的免疫反应,加速了肿瘤的增长。
但无论那种情况,均可能对食管癌的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是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感染引发了食管癌,那么研究结果将鉴定出这个全新的食管癌致病因素。通过局部清除感染的细菌以及改善口腔卫生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反复感染,将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
如果是癌变组织吸引富集了更多的细菌从而促进了食管癌的进展,那么通过抗感染就可以减缓食管癌的进展,还可以改造该细菌基因使其具备抗肿瘤的*性或者使其携带抗肿瘤药物,通过该细菌富集在食管癌局部从而定向精准攻击肿瘤细胞。这一方面,已有多个实验室报道,如:利用改造过Bifidobacteriumlongum细菌,使其携带5-Fu并定向富集杀灭乳腺癌肿瘤细胞。
下一步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食管癌相互关系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的转化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下一步研究的深入,检测该细菌的感染作为诊断预后指标,或者杀灭该细菌以及改善口腔卫生从而控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均将成为可能。同时,通过标记检测个体化食管细菌谱的变化亦可为精准医学提供良好的靶标。
本期编辑:赵佩
癌性疼痛治疗全新方案:芬太尼透皮贴复合硫酸吗啡口服溶液
对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一线治疗的金标准用药。虽然此类药物剂型众多,但在临床疼痛治疗中仍然无法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要。因此,选用合适的阿片类药物和剂型成为癌痛治疗的关键。年,美国FDA批准硫酸吗啡口服溶液上市,临床上应用于缓解中至重度急慢性疼痛。吗啡口服溶液起效快,作用时间可持续4-6小时,适合癌症患者的疼痛滴定和爆发痛的解救。近年来,国产硫酸吗啡口服溶液上市,并在癌痛个体化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医院疼痛科选取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期食管癌患者25例,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复合吗啡口服溶液治疗食管癌相关性疼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25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在3d内达到疼痛控制目标,其中15例患者在1d内达到疼痛控制目标。18例患者未见爆发痛发生,5例患者需要使用吗啡口服液(1~2次/d)解救剂量控制爆发痛,疼痛控制总有效率92%。患者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轻微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疼痛控制稳定后,患者食欲、睡眠、精神、疲乏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研究认为对于食道癌相关性中重度疼痛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复合吗啡口服溶液可以作为疼痛控制的首选用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