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初探
【摘要】 从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的理论基础、治则内涵,临床应用以及扶正祛邪法的中药复方研究方面阐述了中医扶正祛邪法在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性。
中国论文
【关键词】 扶正祛邪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虚内热型
First Explore in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in Treatment of th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IN Xiang-hua, LIU Ying-qi, LI L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
【Abstract】 To expou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of fire excess from yin deficiency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meaning of the rules of treat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using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Key words】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ire excess from yin deficiency
First-author’s address: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doi:10.3969/sn..2015.10.03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发病急骤或缓慢、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症状复杂多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比较典型的结缔组织病,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9倍[1],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痛、面部蝶形红斑为早期症状,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属于难治病,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红蝴蝶疮”“血风”“阴阳*”“虚劳”“日晒疮”“痹症”等范畴,临床上大致分为热*炽盛证、阴虚火旺型、气滞血瘀型、心阳不振型和脾肾阳虚型。其中,阴虚火旺型以皮损红斑不鲜艳,低热持续不退,时高时低;口干唇燥,头昏乏力,耳鸣目眩,关节?i痛,关节?i楚,时有盗汗,头发脱落或月经不调,大便欠畅,小溲色*;苔薄*,舌质红,脉细数为主要临床特点[2]。“其病位在血脉,病机以阴虚血热、脉络闭阻、瘀*互结为特点,以阴虚为本,热、*、瘀为标。治疗当病证结合,以养阴清热,解*化瘀为总则”[3]。扶正祛邪法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上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的理论基础、治则内涵和临床应用以及扶正祛邪法中药复方研究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的理论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要治疗疾病,就要知道该病的病因病机,只有清楚的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制定治则,从而在治则的指导下,制定正确的临床立法和处方。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的SLE,是由于该病证具有阴虚为主,真阴不足为本,淤、热、*为标的特点。
1.1 古代中医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古代医家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没有确切的描述,但是根据持续发热,斑疹鲜红,脱发,口干咽痛,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看,可属中医的“阴阳*”“虚劳”“日晒疮”“痹症”等范畴。其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感*邪而发。《素问?评热病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抵御病邪,保护机体,维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内经》云“邪入于阴则痹”;《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病脉证治》云:“阳*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医宗金鉴》所云:“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外而皮,脉,肉,筋,骨,内而肺心脾肝肾消损是也”;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1.2 现代医学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沈丕安[4]教授认为本病应当“以虚立论”,认为SLE以阴虚为主,素体不足,真阴亏损为本,郁热、瘀滞、风湿、积饮为标,治疗上应以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赵炳南先生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因房事失节,以致阴阳气血失于平衡,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5]。眭树魁等[6]认为SLE的发病多由于遗传父母易感体质或后天调养不当而致素体不足,五脏亏虚,加上病*感染,社会精神因素等影响而发病。邵杰[7]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归于阴虚与邪实两方面,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而导致肾阴亏虚,在此基础上复感六淫火*之邪而发病,是肾阴亏虚与六淫火*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实[8]指出SLE病本正虚,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淤为标,肾阴不足,风热*邪乘虚肆虐,又内陷伤正,由阴及阳,导致了五脏六腑俱损,五体受累的病理改变,这种本虚标实,复又伤正的恶性循环,使本病在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反复,可涉及多个脏器。 1.3 现代医学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尚未明确,经过长期大量研究,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内分泌、环境、药物、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免疫异常也在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女性患者占90%。临床研究表明,紫外线可以导致皮肤角朊细胞的某些分子发生改变,诱导IL-1、IL-3、IL-6等,影响巨噬细胞处理抗原的能力和移植性T细胞的活化,紫外线照射可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病情[9]。同时,使用药物不当,例如抗生素类、避孕药类、抗精神病类或抗癫痫药物等,亦可诱发此病。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抑制性T细胞丧失,不能调节B淋巴细胞,B细胞过度活化,形成大量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器官和组织损伤,导致病情活动[10]。
由此可见,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出发,本虚标实,邪盛正衰都为阴虚发热型红斑狼疮的病理特点。
2 扶正祛邪法治则内涵
阴虚型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具有本虚标实,邪盛正衰病理特点,因此,要遵循扶正祛邪这一治则。
2.1 中医对扶正祛邪法治则的理解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抵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各种实证,即所谓的“实则泻之”[11]。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补津以及补养各脏的精气阴阳;发汗、涌吐、攻下、消导、化痰、活血、散寒、清热、祛湿等都是在扶正祛邪法的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结合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以扶正祛邪法为治则,将补益肝肾滋阴益气的和清热解*凉血化瘀之品同用,以达到益气阴、补肝肾、清热解*、凉血化瘀,标本兼治的目的。
2.2 现代医学对扶正祛邪法的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病出现贫血、球蛋白增高、白蛋白降低、蛋白尿、免疫指标异常等情况,经过补肾治疗后,相关指标有所改善,补益肝肾药物能够缓解病情[12];养阴益气药物可以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保护肝脏,利尿降压,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改善心肺肾循环,抗菌消炎,有利于激素撤减[13];清热解*药物能够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状态,控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减少诱因,降低感染机会[14];凉血化斑药物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和毛细血管微循环状况,促进结缔组织代谢,清除免疫复合物[15]。
3 扶正祛邪法在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以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研究中,主要以补肾精,益气阴,清热解*,凉血化瘀等方面为主展开,临床上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金实[16]以补肾化*为治疗总则,创“狼疮静”方。王萍等[17]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予以养阴解*方和个体化剂量的强的松治疗,对照实验前后的数据,表明养阴益气解*法是治疗SLE的重要法则。游越[18]通过对74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予以醋酸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和治疗组(3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做实验,得出结论,运用中医辩证施治SLE,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苏晓[19]教授以虚立论,用经典方玉女煎化裁,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拟定“红斑汤”等。各医家围绕扶正祛邪法这一治则,百家争鸣,获得了大量可喜的研究成果。
临床上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对比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临床研究。李宁等[20]研究发现,知柏养阴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改善激素所致阴虚模型大鼠的阴虚症状表现,改善激素所致的糖脂代谢紊乱及免疫学指标,说明中西医结合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指标,降低狼疮活动度指标,降低激素的*副作用,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李伟青[21]通过实验证明,运用中药与西药,配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阴虚方案,能够降低SLE-DAI评分及SLEFI积分,改善C3、ESR、CRP、ds-DNA实验室指标,减少激素用量,有利于激素的撤减,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4 扶正祛邪法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滋阴狼疮胶囊”:范瑞强等[22]从临床观察中得出结论,“滋阴狼疮胶囊”治疗阴虚内热型SL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稳步地协调糖皮质激素撤减,是辅助治疗阴虚内热型的有效手段。升麻鳖甲汤合知柏地*丸加减:范永升等[23]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原则,紧扣*、热、淤3个病理关键,重在治本,滋养肝肾,以升麻鳖甲汤合知柏地*丸加减治疗,取得疗效。“滋阴清热方”:张超等[24]通过实验,从两方面证明了“滋阴清热方”的药理作用,讨论得了“滋阴清热方”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的凋亡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了“滋阴清热方”和强的松的作用,从而证明了“滋阴清热方”对于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复方生地合剂”:陈薇薇等[25]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复方生地合剂”对阴虚内热型SLE具有治疗意义,并且在有效控制SLE患者病情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提高了本病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扶正祛邪法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下,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在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上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它是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的基本治则,对临床立法,处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赵尚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卜绿萍,兰金初.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2):. [4]沈丕安.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优势[J].上海中医药报,2003,4:5.
[5]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眭书魁,马秀清,董燕萍,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机研究[J].河北中医,2002,24(2):.
[7]邵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
[8]金实,朱方石,叶霜,等.补肾化*法治疗SLE的理论机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1):.
[9]陈顺乐,陈嘉和.系统性红斑狼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0,.
[10]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2]刘文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及到时治疗SLE的经验总结[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4.
[13]陈宇.益气养阴合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型临床疗效观察[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12:15.
[14]钟嘉熙,彭胜权,张剑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
[15]樊莹,周仲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中医杂志,1997,38(11):.
[16]金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评价[J].江苏中医,1999,20(12):13.
[17]王萍,张广中,王禾,等.养阴益气解*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杂志,2003,2(2):.
[18]游越.青蒿鳖甲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分析[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1.
[19]苏晓.沈丕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新中医,1998,30(8):.
[20]李宁.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疗效观察及对阴虚模型大鼠的影[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4.
[21]李伟青.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5.
[22]范瑞强,汪玉梅,吴晓霞.滋阴狼疮胶囊辅助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
[23]范永升,温成平.阴阳*证治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4):55.
[24]张超.滋阴清热方对阴虚内热型SLE患者PBMC的凋亡及其分泌的IL-2,IL-10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1.
[25]陈薇薇,江春春,唐华燕,苏晓.复方生地合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1):.
(收稿日期:) (本文: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