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阻止水泥的重复建设?
拜读了中国建材报资深杨鹏署名文章“区域性水泥重复建设现象须警惕”,事过两月仍使我若有所思,感触之余提笔再补两句,以引发同业深省。
下面列出文章中的关键片段:
1 每个企业每月平均因限电压产7~10天,干法水泥企业平均开工率不到70%;
2 由于开工不足,导致水泥价格维持在400~450元/吨,较去年上涨近200元/吨。
因此,一是,导致落后水泥产能 “死灰复燃”(据湖南省水泥协会分析,2011年湖南落后水泥产能产量2,000万吨之多);
二是“高利润”助推了新一轮水泥投资热潮,文章中以邵阳市为蓝本进行解读:
此类情况决不是仅在邵阳一地发生,娄底也是如此:
娄底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对于一个不到400万人口的城市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在永州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已近900万吨,如果在建项目全部投产,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而本地市场只需要600万吨。
文章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
1 *府盲目招商引资,大搞*绩工程;
2 大企业间博弈,瓜分资源与市场;
3 水泥市场价格高位企稳,激发投资者热情。
同时指出问题的后果:
1 湖南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平均运转率只有60%,产能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加大单位成本,投资回收周期延长,投资风险增大,导致社会投资和资源极大浪费;
2 一旦电力供应恢复正常,现有产能合理释放,行业难免陷入无序竞争困境;
3 新型干法产能释放受压,价格高位企稳,落后产能起死回生,导致结构调整倒退。
读了这篇文章,首先感到中国建材报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指导下开展调查,反映了市场一线的情况,若我们能够全面地报道第一线的情况,就可以发现地方存在的问题是个案还是局部,乃至普遍,这对行业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作为媒体,是纸上谈兵,若能够不仅发现问题,还能够对未来进行思考,无疑会得到市场的认同。
数字水泥一部份客户是资本市场分析员,他们要通过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提供给投资者作投资决策,这就要求资料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所提供的资料能够对市场的预期作出判断,就不仅仅是简单、孤立的一些产量、价格数据,而是一个系统的资料库和观点。随着络的普及,在信息的渠道、发布和质量方面都有了迅速的提高,目前资讯业务在蓬勃发展,说明社会、行业对信息的要求都在提高。
点评:限产保价是权宜之计,是把产能搞得过大不得已的办法,限产是有底线的,运转率在60%,价格在400~450元/吨,现在看来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若供给再往上增长,或者需求掉头朝下,那么运转率下滑到50%,大家还能够一起限产吗?
本篇文章的要点是:
1 市场的供需谁来把握。需求说不清,*府招商,企业做大,只能走老路 ―― 产能过剩;
2 市场容量到了顶,大企业还要不要做大,做大的方式是新增还是并购;
3 价格高位企稳,落后产能的退出如何提上日程。
本篇文章是一个基于市场调研的文章,指出了问题,引发大家思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有很多共同点,应该对号入座去思考,若只是个别地区存在,那是产业的幸事;若是相当一些地区有类似情况,那确实要认真对待,因为对产业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38号文下发后,全国投产的生产线创历史新高,2010、2011年实际新开工的生产线比肩继踵,应当由哪个部门来阻止水泥的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