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推动电力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特高压电的发展已由基础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工程示范步入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建设,从而使得特高压电承担起了将西北、东北、蒙西、川西、西藏及境外电力输送至我国东中部地区负荷中心的重要职能,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此时刻,国家电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编著的《特高压交直流电》一书经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将对我国特高压交直流电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为骨干架的坚强智能电,是解决能源和电力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满足各类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迫切需要。
《特高压交直流电》是作者先前出版的《特高压电》的姊妹篇。前者是一本特高压技术发展奠基性科普入门读物。该书则从电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入手,分析了特高压电发展的动因,论述了交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及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优势,研究提出了中国特高压交直流电构建设想及其论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专业阐述了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成果,总结了特高压工程技术应用经验和技术标准,集系统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简称西电集团)亲历和参与了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制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见证了特高压电技术发展与工程实践,研制成功了国际领先的特高压成套技术装备,建成了世界先进的特高压重大成套装备制造与试验基地,攀登上了特高压装备技术高峰,实现了由技术追赶到技术领先的跨越。
首先,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我国电力装备工业跨越式发展。是特高压为电力装备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依托特高压工程,国内电力装备制造行业立足自主创新,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实现了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重大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掌握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成功了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并成功应用于众多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填补了国际空白,打破了跨国企业的垄断和竞争限制,进入了“中国创造”快车道。一是产品创新水平国际领先。自主研发成功了国际领先的特高压交流1100千伏63千安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1000千伏 1000兆伏安特高压单相自耦变压器、1000千伏320兆乏并联电抗器、1000千伏200兆乏可控并联电抗器、±800千伏与±1100千伏换流阀及阀控设备等40多种特高压交直流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攀登上世界特高压技术高峰。二是试验检测能力世界领先。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试验中心,具备了交流1100千伏、直流±1100千伏等级输变电设备试验能力,高电压、强电流等关键试验能力世界第一,为输变电行业高端产品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三是研究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开展了高电压绝缘、电磁场、交直流混合场、温度场、气流场等基础研究,实现了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的重要转变。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常规500千伏、750千伏设备的小型化、节能、降耗和降噪,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经济性。四是装备工艺水平全面提升。投资数十亿元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建设了特高压制造基地,拥有研制生产特高压等成套技术装备的能力,国产化制造水平显著提高。
依托特高压工程实践,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国际高压设备制造技术制高点,“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并荣获了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其次,技术创新助推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特高压是电发展的一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电力装备制造行业无疑是这场革命中的受益者。一是形成国产装备掌握市场主导新格局。伴随着特高压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行业骨干企业掌握了特高压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具备了成功运行经验,国产设备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竞争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二是打造关键零部件全国产化供货体系。特高压项目的全面成功,带动输配电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全国产化供货体系,实现了产业技术转型升级。通过多个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了不同制造技术的有效融合和提升,以晶闸管、特高压变压器用套管、出线装置和开关用灭弧室、操动机构、盆式绝缘子、出线套管等关键材料、组部件实现国产化为标志,促进了其技术水平和质量稳定性的大幅提升,实现了从低端、低质向高端、高质的重大转变,打破了跨国企业的垄断和竞争限制。三是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特高压已成为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的“金色名片”。通过特高压工程,形成国际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为实现电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是中央企业的历史使命。《特高压交直流电》一书的出版发行,为今后结合新的工程需求、系统深入地研究特高压电及其重大成套装备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