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胸膜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介入治疗覆膜支架操作要点
TUhjnbcbe - 2020/10/11 2:05:00
真皮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405.html

《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

第3章神经血管疾病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3.8血管内支架应用技术

3.8.2覆膜支架

3.8.2.6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1)球膨式覆膜支架操作技术

1)双侧股动脉穿刺,分别置入6F鞘。先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变的部位和大小以及动脉瘤瘤口或瘘口的大小、载瘤动脉/母体动脉的直径。

2)然后全身肝素化,置入导引导管,行暂时性球囊闭塞试验(BOT)。若耐受良好,BOT阴性,则进入覆膜支架置放过程;反之,若耐受不佳,BOT阳性,则应谨慎施行覆膜支架治疗。

3)支架的选择。根据载瘤动脉/母体动脉直径大小和瘤口/瘘口的大小选择覆膜支架大小。支架的长度至少超过瘤口/瘘口的大小4mm,直径不大于载瘤动脉/母体动脉直径0.5mm。瘤口/瘘口近端与远端直径相差超过1mm,则取中点载瘤母体动脉直径为依据。

4)行覆膜支架置放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和正规肝素化,采用微导管技术使微导管跨越动脉瘤口或瘘口。然后退出微导丝,将尖端塑成J形的软头交换导丝送至微导管头端以远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主干分支,保持微导丝位置不变,退出微导管,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无菌纱布擦拭交换导丝。

5)支架输送。取出支架,用肝素生理盐水自球囊导管头端冲洗导丝腔,将交换导丝尾端插入球囊导管头端,直至交换导丝出球囊导管中部侧方开口。固定交换导丝,沿交换导丝推送球囊导管,直至球囊导管支架近端标记和远端标记跨越动脉瘤瘤口/瘘口。

6)支架定位与释放。支架一旦到位,应经导引导管多角度造影精确定位。若支架位置理想,则在X射线透视下使用压力泵缓慢充盈球囊,在额定释放压力下维持球囊充盈状态1min,随后迅速回抽压力泵。若支架位置不理想则予以调整后释放。之后抽空球囊,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球囊完全瘪陷后行导引导管造影。若有I型内瘘,可调整球囊位置,以67atm(~kPa)充盈压再次扩张覆膜支架近端或远端,以期达到覆膜支架的最大展径,提高支架的贴壁性能,消除内漏。若内漏持续存在,明确内漏位置后,选择合适支架,保持交换导丝位置不变,沿交换导丝再置入支架,支架之间至少重叠3mm。

7)术后,经导引导管行标准前后位及侧位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瘤或瘘口隔绝情况颅内血管是否有缺损及其他血管异常。

8)将导引导管撤至颈总动脉或椎动脉近端行血管造影,观察是否有血管夹层。

自膨式覆膜支架操作技术类似于本节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操作技术,在此不予重复。

更多精彩内容:

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与闭塞

椎体骨质疏松与压缩性骨折

肾恶性肿瘤(肾癌与肾盂癌)

肾大出血(尿血、肾周血肿)

支气管残端瘘(支气管胸膜瘘)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良性气管和(或)主支气管狭窄

椎管和脊髓血管畸形及血管性肿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介入治疗覆膜支架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