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全称ComputedTomography,译作计算机断层扫描。大概是因为这个名字太长,还不好理解,所以从民间到医学论文都直接用“CT”,这是中国人嘴里仅有的几个深入人心的英文词儿之一。
CT的由来
X光可以穿透人体,最早在医学应用的就是普通的X光片,可以一眼把人体看通透,当时对医生了解病情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医生们终于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面到底有什么变化了。
我们总是很难满足的,人们逐渐发现X光片显示的人体是平面的,也就是在一个方向上各个部位都“叠放”在一起了,把一个立体的人拍成了平面的,这带来的不只是不好看的问题,主要是小病灶会被遮盖住,比如上图中医生手指的位置,因为重叠了乳房、心脏、肺和肋骨,这个位置如果有小占位就很容易被忽视,而且很难分清楚是具体哪个部位的问题。
于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通过在多个角度扫描同一个部位,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层面每个点的密度信息,重建出一个层面的图像。
CT的成像原理
CT主要成像原理是:把X射线扫描到的人体结构信息,经过一层层神秘莫测的电子计算,最终生成医生们一下子就看得懂的横断层面影像。
其中胸部CT检查,主要针对肺部、心脏、纵膈是否发生病变,比如淋巴结肿大、膈疝、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及纵隔气肿等疾患。
有助于对X线胸片发现的问题作出定性诊断,或检出X线胸片未发现的隐性病源。
在医院中做CT检查时,通常会有一个CT床,躺到上面,然后自动送入发射X射线的机器内部。
对于健康人的胸部CT结果,医生会在报告单中写“平扫肺窗(肺窗主要显示肺部组织,肺纹理多呈亮白清透,肺泡等呈暗灰色,气管胸壁等四周软组织则色调非常亮)显示两肺纹理清晰,走向分布无异常,肺实质未见渗出或占位性病变。”
正常胸部CT肺窗-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正常胸部CT肺窗-肺段划分
纵隔窗(纵膈窗重点显示两侧胸膜之间,也就是纵隔的区域,主要显示纵膈以及胸部大血管、大气管、食管、心脏等密度较大的组织,肺部则为暗色,骨骼为亮色)正常影像通常描述为:两肺门无增大,气管支气管通畅,强化血管及脂肪间隙清晰,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膜﹑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意见: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正常胸部CT纵膈窗-心室层面
正常胸部CT纵膈窗-主肺动脉窗层面
对于肺癌患者,常见的CT征象就是“占位”。
肺部占位病变,是指肺部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就是说原来软绵绵的肺组织里面由于病变质地变硬了一些,在片子上就会相应地出现阴影。
肿瘤、肺炎、或者肺部良性病变如各种性质的肉芽肿,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根据片子只能做出倾向性的诊断——感染的或是良性的,一切以拿到组织做病理为金标准。
胸部CT肺窗示右下叶占位。
同一患者增强CT纵膈窗,棕红线所指为侵犯左心房的转移淋巴结。
其他10种常见的胸部CT征象
CT月晕征(CThalosign)
CT月晕征指CT图像上肺结节或肿块周围的磨玻璃样衰减区域,就像月亮的光晕一样。
最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
在嗜酸细胞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组织性肺炎(BOOP)、念珠菌病、韦格氏肉芽肿、支气管肺泡癌和淋巴瘤患者中也有CT月晕征。
CT月晕征:a.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箭头指示月晕征。b.月晕。
指套征(Glovedfingersign)
这种征象的特征是有分支的管状或手指状软组织密度,是由扩张的支气管充满粘液(粘液栓塞)形成的,就像带着手套的手指似的。
在CT图像上,粘液填充的支气管呈Y形或V形。
良性和恶性肿瘤、先天性支气管闭锁、支气管结石、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肺叶内隔离、肺内支气管源性囊肿和异物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粘液样阻塞。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哮喘和囊性纤维化可导致此征象,而不阻塞支气管。
指套征:a,b.肺癌患者的CT图像显示支气管内充满粘液。c.戴手套的手。
印戒征(Signetringsign)
通常,支气管的直径等于相邻肺动脉的直径(支气管与并行动脉比=1)。
当支气管动脉比率增加时,出现印戒征,像一枚戒指。
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或不可逆异常支气管扩张的患者。
印戒征可以在肺部任何地方看到,可以帮助区分支气管扩张和其他囊性肺病变,如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锥形消失、胸膜下1厘米内支气管可视化等,都是证实诊断的重要发现。
印戒征:a.支气管扩张的病人,箭头指示左下叶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和邻近的肺动脉。b.印戒。
彗星尾征(Comettailsign)
彗星尾征是指从胸膜下“肿块”延伸到肺门的曲线形高密度影,仿佛彗星尾巴。
由变形的血管和支气管构成,进而导致相邻区域出现盘状肺不张,这是盘状肺不张的特异性征象。
与其他肺不张类型一样,盘状肺不张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均匀增强。盘状肺不张有时与周围型肺癌很难鉴别。对不确定病例需要活检。
彗星尾征:a.有肺结核胸膜炎病史患者的俯卧CT图像,箭头处可见胸膜下肺不张和指向肺门的支气管血管结构。b.彗星。
CT血管造影征(CTangiogramsign)
CT血管造影征象由相对于纵隔窗口的胸壁肌肉组织呈均匀低密度实变的肺实质内的强化肺血管构成。
此征象常见于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肺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肺炎。
另有报道称,CT血管造影征象也存在于肺水肿、中央型肺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淋巴瘤和胃肠道癌转移中。
CT血管造影征: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在低密度肿块中可见肺血管增强。红色箭头所指。
碎石路征(Crazypavingpattern)
碎石路征包括分散的或弥散的磨砂玻璃样密度影,叠加的增厚小叶间隔和小叶间隔线,仿佛石子路一般。
最初见于肺泡蛋白沉积症。
此征象可由卡氏肺囊虫肺炎、支气管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积症、结节病、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外源性类脂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出血综合征等引起。
碎石路征:a.患有内脏逆位和卡塔格内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影,双肺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内线重叠。弥漫性实质性疾病的原因是肺泡蛋白沉积。b.铺路石。
树芽征(Tree-in-budsign)
树芽征的特点是小叶中心结节连接到多个分支的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口径相似且起源于一根茎。此征象发现于小气道疾病。
涉及疾病包括周围气道疾病,如感染(细菌、真菌、病*或寄生虫)、先天性疾病、特发性疾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吸入异物、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血管疾病(尤其是肿瘤微血管疾病)。
树芽征:a.结核患者CT图像可见小叶中央型结节,多支线形结构与之相连。b.树芽。
滋养血管征(Feedingvesselsign)
滋养血管征由明显的血管组成,直接通向结节或肿块。
经常发生在肺转移瘤和动静脉瘘中。很少见于肺癌和肉芽肿。
滋养血管征:支气管癌患者,可见直接通向肿块的肺动脉。
胸膜分裂征(Splitpleurasign)
此征象的特点是胸膜增厚,被液体隔开。
主要见于脓胸,有助于与脓肿鉴别。也常见于胸腔积血和滑石胸膜硬化。
胸膜分裂征:脓胸患者,内脏和顶叶胸膜由于液体而增厚、分离。
反晕征(Reversedhalosign)
反晕征(环礁征象)定义为局灶性磨玻璃样密度的圆形区域及周围新月形或环形的气腔实变,可以比拟下图中的雏菊花朵。
在淋巴瘤样肉芽肿、结节病、肺副球虫病和其他肺部真菌感染中有报道。
反晕征:a.肺窗CT图像显示有侵袭性肺真菌感染;高分辨率CT显示反晕征。b.同层面纵隔窗CT图像。c.反晕形状的雏菊。
“下面是CT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阅:
CT检查前:
备孕(包括男性)、已孕、哺乳期的女性受检者应该在检查前告知医生
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饰物以及体外异物,消除伪影干扰
腹部检查前1天内少食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食物
腹部扫描前一周不做消化道钡餐造影,盆腔扫描前一小时憋尿
增强检查前向医生说明有无糖尿病、甲亢、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情况,增强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等待检查时,若因饥饿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可饮少量糖水、糖块
携带有关检查资料以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增强CT检查前须查血肌酐结果
CT检查中:
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扫描过程中避免讲话和移动身体
对胸腹检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练习,以避免呼吸或运动伪影的产生
对不能合作的患者,如婴幼儿、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成人陪同或者实现给予镇定剂(镇定剂的用法、用量须遵从临床医师指导),陪同者应穿好防护衣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CT检查后
听候医生通知,待医生确认图像满意后可离开。部分患者需要做延迟显像,需听从技术人员讲解注意事项,耐心等待检查完成
增强扫描检查完成后,患者应在诊室外留观30分钟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增强扫描完成后尽量多的饮水,加快药物排泄,检查完成30分钟后可以进食
增强扫描完成后48-72小时后需要再次测量血肌酐结果
CT片子的保留方式:不要折叠,不要卷起来,不要沾水,不要日晒,阴凉干燥处平铺保存即可。
参考文献
[1]AlginO,G?kalpG,TopalU.Signsinchestimaging[J].Diagnostic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17(1):18.
[2]祁吉.放射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朱凤,滑炎卿.纵隔占位性病变CT扫描的价值与分析[J].肿瘤影像学,(4):-.
推荐阅读
X线、CT、钼靶、PET-CT,我们的身体受得起这么多辐射吗?
年轻人,别让炸鸡、汉堡拉高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要想活更久,吃对很重要!乳腺癌患者应该这样吃
癌症术后复发不放弃,2次手术前需做哪些治疗?
诺奖得主屠呦呦“放大招”,多少人哭着笑了?
入群交流
美中嘉和已经建立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以及其他癌种的病友交流群。加入美中嘉和病友群,听肿瘤专家讲座,问肿瘤医生问题,学肿瘤治疗进展,说肿瘤治疗心得。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