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中CAP医院外(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医院外(社区)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CAP为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肺部湿性啰音等表现,并有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的异常改变。本规范中CAP不包括吸入性以及过敏性等非感染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病原体及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本规范仅针对生后29天到18岁以下儿童的CAP。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经济、文化以及卫生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仅为总体原则。
2主要病原谱和耐药现状1.呼吸道病*。呼吸道病*是婴幼儿乃至学龄前期CAP的常见病原。常见的呼吸道病*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流感病*、腺病*、副流感病*和鼻病*等。新发病*有人类偏肺病*、博卡病*、新型冠状病*、人禽流感病*等。其他如巨细胞病*等疱疹类病*以及肠道病*等偶可引起CAP。
2.细菌。常见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A群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GAS)等;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Hi)、卡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MC)、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等。其中SP是生后20天至儿童期各年龄段CAP最常见的病原,也是重症肺炎和坏死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SA多感染婴幼儿,分甲氧西林敏感金*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staphylococcus?aureus,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MSSA和MRSA均可引起重症肺炎或坏死性肺炎,我国也有儿童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肺炎报道,该菌感染病死率较高。GAS肺炎多为重症肺炎或坏死性肺炎。Hi肺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MC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一般不引起重症CAP。E.coli和KP虽不是CAP的常见病原,但可引起重症肺炎,多见于婴儿,或有慢性吸入、先天性心脏病、气道畸形、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病*感染等基础疾病者。
3.非典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不仅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CAP的常见病原,近年来在1~3岁婴幼儿亦不少见。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enumoniae,CP)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但在我国肺炎衣原体独立引起的肺炎较少报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多感染6个月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嗜肺*团菌(Legionella?pneumophila,?LP)虽不常见,但其可能是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之一。
4.混合感染。儿童CAP可由混合感染所致,年龄越小,越易发生。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症状。发热、咳嗽、喘息是CAP最常见的症状,病*性肺炎常出现喘息。年长儿可有胸痛,咯血少见。小于2月龄的婴儿可无发热,表现为吐沫、屏气(呼吸暂停)或呛咳。持续发热伴咳嗽超过3~5天,应警惕肺炎的可能。
2.体征。呼吸增快和湿性啰音提示肺炎,尤其是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多无啰音。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增快标准:平静时观察1分钟:小于2月龄≥60次/分;2月龄~1岁≥50次/分;1岁~5岁≥40次/分;5岁以上≥30次/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呼吸浅快、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三凹征、呻吟和发绀,可有烦躁、萎靡、嗜睡、拒食等。
3.影像学检查
(1)胸片。一般状况良好的门诊患儿可不进行胸片检查,对改善预后无明显影响。当病情严重或考虑有并发症或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早期行胸片检查。
(2)CT。不推荐常规行胸部CT检查,有以下情况时建议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临床表现与胸片不一致;怀疑气道和肺部畸形、有严重并发症等情况时;疗效不佳,需要除外其他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结核等。一般无需进行增强CT检查,?当临床疑诊血管畸形、肺部畸形、肿瘤或评价严重并发症等时,?建议直接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
4.并发症。
(1)肺内并发症。胸腔积液或脓胸、气胸、肺脓肿、坏死性肺炎、支气管胸膜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等。
(2)肺外并发症。脓*症、脓*性休克、迁延性病灶(心包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脓肿、脓*症性关节炎、骨髓炎)、病*性脑病、溶血尿*综合征等。
4病原学检查(一)细菌学检查。
1.血和胸水细菌培养。是细菌性肺炎的确诊依据,疑似重症细菌性感染者应尽早进行血培养,合并胸水的患儿应抽取胸水进行细菌涂片检查与培养。
2.痰涂片和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痰液必须合格,采用痰液半定量培养方法,如有优势菌生长可考虑为致病菌。
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是明确细菌性肺炎的重要依据,因是有创性检查方法,不推荐用于所有肺炎的病原检查,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肺炎、非常见的重症肺炎、免疫功能低下等患儿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
不推荐咽拭子或鼻咽吸出物细菌培养作为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二)病*学检查。
1.鼻咽分泌物病*抗原检测。通过免疫酶标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中的病*抗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可靠方法,可用于早期快速病原诊断。
2.鼻咽分泌物病*核酸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或核酸杂交技术测定脱落细胞中特定病*的DNA或RNA(逆转录-PCR),可用于早期诊断。
3.血清特异抗体。呼吸道病*感染后,特异IgM出现较早,因而病*特异IgM的测定可作为病*感染快速诊断的参考方法。
(三)肺炎支原体检查。
1.血清学检查。
(1)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抗体4倍以上升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依据,但无早期诊断价值。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推荐颗粒凝集法,IgM>1:有诊断价值。目前有快速肺炎支原体抗体定性初筛方法,如胶体金法等,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特异性,但敏感性不足。
2.肺炎支原体DNA或RNA(PCR)检测。可采集咽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早期诊断。
5实验室检查(一)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性肺炎,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是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以及判断病情轻重的最基本指标。但重症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明显下降,可有核左移。在细菌感染早期和轻症细菌感染时可以正常,病*感染时也可升高,多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二)C反应蛋白(CRP)。起病1—3天内升高常提示细菌性肺炎,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密切相关,有效治疗后可下降,是鉴别细菌感染、判断病情轻重以及评估治疗反应最常用的指标。但细菌感染早期、轻症感染或迁延性细菌感染时可以正常,多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尤其是重症,CRP多在起病3—4天后升高。重症病*感染如流感病*、腺病*肺炎等也可在病程中升高。
(三)降钙素原(PCT)。升高是判断细菌性肺炎以及是否合并脓*症的很好指标,但仍有其局限性,轻度细菌感染者可正常。
(四)其他。住院病人可进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怀疑A群链球菌感染者可进行抗“O”检查。?
虽然上述炎性指标在细菌、病*以及支原体感染之间有一定重叠,特异性不足,且国内检测CRP和PCT的方法不尽统一,目前尚无统一的判断折点,但在病程早期,特别是1~3天内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对重症细菌性肺炎的判断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对于评估治疗反应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转载自:临床实验室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