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
第3章神经血管疾病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3.8血管内支架应用技术
3.8.1金属裸支架
3.8.1.6操作要点
金属裸支架
操作要点
(1)Neuroform支架置放技术
1)建立血管入路。一侧股动脉穿刺置鞘,将导引导管置入患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经导引导管行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直径。
2)选择支架。根据动脉瘤瘤颈宽度和载瘤动脉直径选择支架大小。支架长度至少应超过动脉瘤颈8mm,近端和远端至少各4mm;支架直径以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为标准,参照支架生产厂家的推荐进行选择。
3)支架准备。从包装盒中取出支架输送系统,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排空3F微导管及其相连Y阀的空气,旋紧3F微导管相连的Y阀阀门。然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2F控制导管的导管腔。将3F微导管相连的Y阀与已连接好延长管的加压输液袋相连。
4)采用微导管技术将微导管微导丝置于动脉瘤口远端,然后退出微导丝,将尖端塑成J形的软头交换导丝送至微导管头端以远颅内主干分支,然后,保持微导丝位置不变,退出微导管,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无菌纱布擦拭交换导丝。
5)将准备好的Neuroform支架2F控制导管尾端与已连接好Y阀的加压输液袋相连,将交换导丝尾端插入预装Neuroform支架输送导管头端,沿交换导丝将微导管整体向前推进,直至交换导丝近端露出Neuroformn支架2F控制导管尾端连接的Y阀。注意防止气泡经2F稳定导管尾端连接的Y阀进入血液。
6)剥脱微输送导管头端的剥脱鞘,沿微导丝将微输送导管引入导引导管Y阀,并沿微导丝向前推进直至支架跨越动脉瘤口。
7)一旦支架到位,则稍微旋松3F微导管Y阀,固定3F微导管和微导丝,向前推进2F控制导管,直至2F控制导管头端标记同支架近端标记重叠。
8)旋紧2F控制导管Y阀,松开3F微导管Y阀,固定2F控制导管尾端,后撤3F微导管直至支架完全释放。
9)一旦支架完全释放,则保持交换导丝跨越支架且位置不变,撤出微输送导管和控制导管,沿交换导丝送入栓塞微导管直至其跨越支架,然后退出交换导丝,送入标准长度微导丝,经支架网眼,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2)EnterpriserTM支架置放技术
1)建立血管入路。一侧股动脉穿刺置鞘,将导引导管置入患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经导引导管行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直径。
2)采用微导管技术将Prowlerpuls导管置于动脉瘤颈以远至少1~2cm,撤出导丝,并保持导管内灌注连续性。
3)选择支架。根据动脉瘤瘤颈的宽度选择支架规格。支架长度至少应超过动脉瘤颈8mm,近端和远端至少各4mm。
4)支架准备。从包装盒中取出支架输送系统,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装有EnterpriserTM支架及输送系统的塑料套环,从塑料套环的夹上移出导丝,抓住导引器和输送导丝的近端,防止支架移动,确认输送导丝头端完全位于导引器内,切勿将输送导丝头端塑形。
5)将导引器的头端插入同Prowlerpuls导管连接的Y阀阀门,旋紧r阀阀门,灌注冲洗Y阀,证实生理盐水从导引器近端溢出,以排空导引器内气体防上起泡进入血管。
6)将导引器头端完全与Prowlerpuls导管端口中央对接。然后旋紧Y阀阀门,推送输送导丝,将支架从导引器输送到Prowlerpuls导管;输送导丝切勿扭转进入动脉瘤腔。
7)继续推送输送导丝进入Prowlerpuls导管。当输送导丝参照标记进入导引器后,松开阀门,移出导引器。注意在输送过程中,不要过度用力。经Prowlerpuls导管,将支架推送到导管远端。当输送导丝上支架定位标记与动脉瘤颈中央对齐时,即表明支架到位。
8)若支架定位满意,则后撤Prowlerpuls导管,同时保持输送导丝位置不变,支架退出Prowlerpuls导管,支架即释放。若支架定位不满意,则回收支架,重新定位。只要支架定位标记近端同进入Prowlerpuls导管远端标记未重叠,支架即可回收。
9)支架释放后,固定输送导丝,推进Prowlerpuls导管,使其头端位于支架远端以远。退出输送导丝,经Powlepuls导管将交换导丝送入支架远端,固定交换导丝退出Polerepols导管,经交换微导丝送入栓塞微导管至支架远端。
10)退出微交换导丝,换用标准微导丝,采用微导管技术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腔,即可使用弹簧圈栓塞。
更多精彩内容:
充盈和解脱球囊
闭塞球囊组装与排气
可脱卸球囊栓塞技术
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与闭塞
椎体骨质疏松与压缩性骨折
肾恶性肿瘤(肾癌与肾盂癌)
肾大出血(尿血、肾周血肿)
支气管残端瘘(支气管胸膜瘘)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良性气管和(或)主支气管狭窄
椎管和脊髓血管畸形及血管性肿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