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胸膜瘘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局部解剖学笔记整理
TUhjnbcbe - 2021/3/6 19:13: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上肢

1.锁骨、第1肋骨、肩胛骨上缘围成腋腔上口。向上与颈根相连。

2.腋窝内主要有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

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

疏松结缔组织等。

3.斜方肌深面有菱形肌、头颈夹肌、肩胛提肌。翻起菱形肌,暴露上后锯肌。

4.三角肌深面有一疏松结缔组织间隙,间隙中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旋肱后动脉与旋肱前动脉吻合。

5.肩、背部肌肉

项背部肌肉

第1层

斜方肌、背阔肌

第2层

头夹肌、颈夹脊、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3层

骶棘肌

肩胛三角肌区肌肉

浅层

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

深层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6.臂丛5条大分支

走行

支配肌肉

肌皮神经

穿喙肱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间下行

喙肱肌

正中神经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走行

尺神经

贴尺神经沟,伴尺侧上副动脉走行

桡神经

贴桡神经沟,伴肱深动脉走行

肱三头肌长头

腋神经

穿四边孔贴肱骨外科颈,伴旋肱后动脉走行

三角肌

*肩胛上神经

贴肩胛切迹于肩胛横韧带下方,伴肩胛上动脉走行

冈上肌、冈下肌

7.*臂丛的其他分支

?胸内侧神经

?胸外侧神经

?胸长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肩胛下神经(上、下支)

?肩胛背神经

?

?锁骨下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

8.*腋窝淋巴结

毗邻

走行

胸肌淋巴结

胸小肌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

腋后壁,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列

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端排列

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

腋窝底的脂肪组织

注入尖淋巴结

尖淋巴结

胸小肌和锁骨之间,锁胸筋膜深面,沿腋静脉近端排列

注入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9.腋动脉自第1肋外缘接于锁骨下动脉,至大圆肌下缘延续为肱动脉。各段分支如下:

胸上动脉

腋动脉第一段

外—外侧束、后束

后—内侧束、胸长神经

胸肩峰动脉

腋动脉第二段

外—外侧束

后—后束

内—内侧束

胸外侧动脉

肩胛下动脉

腋动脉第三段

外—正中神经、肌皮神经

后—腋神经、桡神经

内—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前—正中神经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10.腋窝结构毗邻关系

肌肉

血管

神经

淋巴结

前壁

胸大肌、胸小肌

锁胸筋膜、锁骨下肌

胸外侧动、静脉

胸长神经

胸肌淋巴结

后壁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背阔肌

肩胛下动脉、静脉

胸背动脉、静脉

胸背神经

肩胛下淋巴结

外侧壁

肱二头肌、喙肱肌

肱骨结节间沟

腋动脉、静脉

臂丛神经及其分支

外侧淋巴结

尖淋巴结

11.穿锁胸筋膜的结构

?穿出: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

?穿入:头静脉、锁骨下淋巴结群输出管

12.三边孔、四边孔(图谱P37)

边界

通过的结构

三边孔

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腱

旋肩胛动、静脉

四边孔

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腱、肱骨外科颈

腋神经、旋肱后动、静脉

13.贴肩胛切迹、冈盂切迹的结构: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

?肩胛切迹上方有肩胛上横韧带,相当于“桥”,桥上是陆*(army),对应artery,桥下是海*(navy),对应nerve。所以肩胛上动脉在上,肩胛上神经在下。

14.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形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称肌腱袖(肩袖)。

15.臂肌

起点

止点

作用

支配神经

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关节、前臂旋后

肌皮神经(C5~7)

喙肱肌

肩胛骨喙突

肱骨中部内侧

肩关节屈、内收

肱肌

肱骨下半前部

尺骨粗隆

屈肘关节

肱三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内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内下骨面

外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外上骨面

尺骨鹰嘴

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

桡神经(C5~T1)

16.肱动脉分支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

17.2条肱静脉伴行肱动脉,在臂中部有贵要静脉汇入肱静脉

18.上臂重要结构的毗邻位置关系(图谱P48、P49)

血管

神经

神经走行描述

臂前面

肱动脉、静脉

正中神经

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先行于动脉外侧,至喙肱肌中点处转向动脉内侧。

臂内侧

尺侧上副动脉、静脉

尺神经

在臂上部行于肱动脉内侧,至臂中点,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

浅层

贵要静脉

前臂内侧皮神经

在贵要静脉穿入深筋膜处浅出,分前、后两支伴行于贵要静脉两侧“深入浅出”

臂后面

肱深动脉、静脉

桡神经

于肱动脉后方,紧贴桡神经沟骨面走行,穿外侧肌间隔至臂外侧区

臂外侧

桡侧副动脉、静脉

桡神经

19.肘窝的内容(图谱P52)

?肌肉:肱二头肌(上界)、肱肌;肱桡肌(下外侧界)、旋前圆肌(下内侧界)

?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

?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20.肘窝重要结构的毗邻位置关系

21.前臂肌前群(起止点、作用见教材P)

?第一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从桡侧至尺侧)

?第二层:指浅屈肌;

?第三层:指深屈肌、拇长屈肌;

?第四层:旋前方肌。

22.前臂前区动脉(图谱P55)

?桡动脉、桡动脉掌浅支、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动脉、尺动脉、尺动脉掌浅支

?桡动脉——在肱桡肌内侧缘行走;尺动脉——在指浅屈肌深面和内侧缘走行

?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动脉(右臂)

23.前臂前区神经(图谱P56)

桡神经浅支

在桡动脉外侧走行

正中神经

穿旋前圆肌深、浅头之间走行

骨间前神经

在骨间膜前伴骨间前动脉走行

尺神经

尺动脉和尺侧腕屈肌之间走行

24.前臂前区毗邻

X≠Y:

25.前臂后区肌肉

浅层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深层

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26.5块浅层肌的外侧群(2)和和后群肌(3)之间的缝隙无血管神经,为后区手术安全入路。

27.*前臂后区动脉、神经

骨间后动脉

自骨间总动脉分出,经骨间膜上缘进入臂后区,并发出骨间返动脉

桡神经深支

穿旋后肌深、浅头之间走行,支配桡侧腕长、短伸肌和旋后肌

骨间背侧神经

起自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后,在骨间膜后走行

28.前臂的运动

前臂运动的关节

桡尺近侧关节、骨间膜、桡尺远侧关节

旋前运动的肌肉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旋后运动的肌肉

旋后肌、肱二头肌

PS:旋后运动的力量一般比旋前运动的力量大,因为旋后运动有肱二头肌参与。生活中,扭紧瓶盖,上紧螺丝等都为顺时针旋转,需要手臂旋后运动(力量较大)才能弄紧;旋开瓶盖,松开螺丝等都为逆时针,需要手臂旋前运动(力量较小),不易进行。

29.前臂前区上部毗邻(图谱P54)

桡动脉、静脉

旋前圆肌肱骨头(浅头)

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尺骨头(深头)

尺动脉、静脉

30.手掌肌肉(图谱P63、64)

外侧群

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

内侧群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

肌群

作用

中间群

蚓状肌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骨间掌侧肌(3块)(掌收3)

内收2、4、5指

骨间背侧肌(4块)(背展4)

外展2、4指,3指两侧运动

31.*手掌动脉(图谱P66)

指掌侧总动脉

掌浅弓

桡动脉掌浅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

小指尺侧动脉

掌深弓

尺动脉掌深支

拇主要动脉

掌心动脉

32.手掌各层次结构

烧饼

掌腱膜

油条

掌浅弓、静脉

正中神经

尺神经浅支

烧饼

指浅屈肌腱

指深屈肌腱

蚓状肌

油条

掌深弓、静脉

尺神经深支

烧饼

骨间肌

33.*上肢浅层结构

头静脉

前臂外侧皮神经

手背外侧静脉网→头静脉

桡神经浅支

贵要静脉

前臂内侧皮神经

手背内侧静脉网→贵要静脉

尺神经手背支

下肢

1.梨状肌上、下孔结构

2.股部肌肉(图谱P、)

?前群:缝匠肌(踢毽子)、股四头肌(踢足球)

?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股簿肌、短收肌、大收肌(上述四块肌肉深面)

?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自坐骨结节)

3.股部动脉(图谱P、)

腹壁浅动脉

髂外动脉→股动脉

旋髂浅动脉

升支

阴部外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横支

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降支

穿动脉(3~4支)

4.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大收肌。

5.股三角内容物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腔隙韧带。

6.收肌管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为: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淋巴管。

7.股动脉是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支配区域的界标。

8.*闭孔血管神经束

闭孔动脉、闭孔神经都分前后

前后两支骑跨短收肌。

9.*腘窝境界

?内上界:半腱肌、半膜肌

?外上界:股二头肌

?下界:腓肠肌内、外侧头

10.腘窝由前向后为:腘动脉、腘静脉、胫神经

11.小腿肌肉

?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群:腓肠肌、跖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12.踝后区踝管内毗邻(图谱P)“胫趾动神拇”

前后

足底观

小腿肌后群

于是趾长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交叉

13.踝前区毗邻(图谱P)

外内

足背观

小腿肌前群

14.*足底肌肉

?内侧群: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收肌

?中间群:趾短屈肌、蚓状肌、足底方肌、骨间跖侧肌、骨间背侧肌

?外侧群: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

头面部

1.面肌

名称

位置

作用

神经支配

睑部

围绕眼裂

眨眼

颞支

眼轮匝肌

眶部

围绕眼眶

闭眼

面神经

泪部

泪囊部

扩大泪囊

颧支

口轮匝肌

围绕口裂

闭口

面神经颊支

降口角肌

口角下方

牵口角向下

颊支和下颌缘支

提口角肌

尖牙窝

上提口角

颊支

颏肌

颏联合两侧

提颏部皮肤,前送下唇

下颌缘支

2.面动脉:颈外动脉→咬肌止点前缘→面部→口角、鼻翼→内眦→内眦动脉

3.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出眼静脉伴行于面动脉后方,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

4.海绵窦外侧壁内,由上到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稍内侧有展神经(Ⅲ、Ⅳ、Ⅴ1、Ⅴ2、Ⅵ)

5.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腮腺深浅部的分界。

6.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

7.颈深筋膜在腮腺后缘分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8.三叉神经发出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发出4个感觉支:颊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9.颅顶、颞区层次

颅顶

颞区

皮肤

浅部三层紧密连接,难以各自分开,合称“头皮”。

皮肤

浅筋膜

浅筋膜

帽状腱膜枕、额肌

颞筋膜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颞肌

颅骨外膜

颅骨外膜

10.颞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下方深、浅两层分别附着于颧弓内、外面,两层之间夹有脂肪组织,内有颞中动、静脉。

11.颅顶部的血管神经主要分布在浅筋膜

?眶上动脉:眼动脉分支,走于眶上神经外侧

?滑车上动脉:眼动脉终支,走于滑车上神经内侧

?枕动脉:颈外动脉分支,走于枕大神经外侧

12.经过眶上裂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

颈部

1.颈部境界与分区

上界

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枕外隆凸

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颈后三角)

内侧界:颈正中线

上界:下颌骨下缘

外侧界:胸锁乳突肌前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锁骨中1/3上缘

下界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连线

2.颈部浅筋膜包括颈阔肌、浅静脉和浅神经等结构

颈阔肌

起:胸大肌、三角肌筋膜;止:前→下颌骨下缘,后→腮腺咬肌筋膜

浅静脉

颈前静脉

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吻合成颈静脉弓

颈外静脉

内有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逆流,生气和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时怒张

浅神经(颈丛发出的皮支)

枕小神经

分布于枕部皮肤

耳大神经

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颈横神经

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及肩部皮肤

3.颈筋膜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

封套筋膜

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肌鞘;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

中层

内脏筋膜

内含气管前筋膜、甲状腺假被膜、颈动脉鞘,与纵隔相通

深层

椎前筋膜

向下外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

4.*舌骨上区(图谱P~)

境界

内容

下颌下三角

下颌骨下缘和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下颌下腺,面动、静脉,舌下神经,舌神经,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三角

舌骨体上缘和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

颏下淋巴结

5.舌骨上肌群包括: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

6.Δ颈动脉三角(图谱P~)

?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境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二腹肌后腹

?内容: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舌下神经、迷走神经、膈神经和颈深淋巴结

7.颈外侧深淋巴结侧面观(图谱P)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颈内静脉外侧淋巴结

肩胛舌骨肌下腹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咽后淋巴结

8.肌三角境界: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

9.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10.甲状腺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11.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自身的外膜称纤维囊,即真被膜。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真、假被膜之间。

12.甲状腺血管神经

(1)甲状腺上动脉

?多数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少数起自颈总动脉,自侧叶上极分为前、后腺支

?前腺支有分支沿甲状腺峡上缘与对侧吻合;后支沿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脉升支吻合

(2)甲状腺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食管。

(3)喉上神经(图谱P)

?迷走神经分支,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黏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腺体上极进行,以免伤及喉上神经外支

(4)喉返神经: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右喉返神经勾绕锁骨下动脉,两者沿食管气管间沟上行,至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称为喉下神经。

(5)甲状腺最下动脉:可起自头臂干、动脉弓、右颈总动脉或胸廓内动脉

13.气管颈部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2~4气管软骨前有甲状腺峡。

14.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颈椎横突,是咽、食管分界,也是喉、气管分界。平环状软骨弓处将颈动脉结节向后压向第6颈椎横突,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可止头部出血。

15.*颈动脉鞘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上部

前内侧

后外方

俩血管之间后内方

下部

后内侧

前外方

俩血管之间后外方

16.第1颈神经前支称舌下神经降支,构成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颈袢下根。颈袢发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17.颈丛由1~4颈神经前支构成,分支有皮支、肌支和膈神经。

18.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围成,内容副神经和颈丛、臂丛分支。

19.颈外动脉分支(图谱P)

?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方发出枕动脉

?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上颌动脉

?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由下至上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

20.锁骨上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锁骨围成,内容锁骨下动、静脉,臂丛,膈神经。

21.臂丛

?第5、6颈神经前支合成上干,第7颈神经前支延续为中干,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合成下干

?各干分前、后两股,上干、中干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自成内侧束,三干后股汇合成后束

?锁骨中点上方,为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点

22.颈根部的血管神经包括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胸导管、右淋巴导管、迷走N、膈N。

23.*锁骨下动脉左侧起自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被前斜角肌分为3段:①起始处至前斜角肌内侧缘;②前斜角肌后方;③前斜角肌外侧缘至第一肋骨外侧缘。分支如下:(图谱P)

(1)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穿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

(2)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经锁骨下静脉后入胸腔

(3)甲状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颈横动脉

(4)肋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或第2段

24.右淋巴导管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25.锁骨下静脉续于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壁与第1肋、锁骨下肌和前斜角肌的筋膜愈着。临床经锁骨内侧端下方和第1肋之间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6.迷走神经下行于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发出喉返神经分支后下行进入胸腔。

27.膈神经位于前斜角肌前面,膈神经前面有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中间腱、颈内静脉、颈横动脉和肩胛上动脉,内侧有颈升动脉。

胸部

1.*胸壁浅筋膜内结构

(1)胸廓内动脉穿支:胸骨外侧缘穿出,与肋间神经前皮支伴行,女性第1~4支粗大,分支至乳房,乳腺癌手术时注意结扎

(2)肋间后动脉分支:胸主动脉发出,与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伴行

(3)锁骨上神经:颈丛发出后经颈部向下跨越锁骨前面,分布于胸前区上部和肩部皮肤

(4)胸腹壁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收集腹前外侧壁上部、胸前区和胸外侧区浅层的静脉血,汇入胸外侧静脉

2.乳房淋巴回流

?外侧部、中央部→胸肌淋巴结

?上部→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内侧部→胸骨旁淋巴结

?内下部→膈上淋巴结

?深部→胸肌间淋巴结、尖淋巴结

3.在肋角外侧,肋间神经和肋间血管开始分支,上位肋沟内自上而下依次为肋间后V、肋间后A、肋间N上支;下位肋上缘自上而下依次为肋间N、肋间后A、肋间后V。

4.胸膜穿刺时,在肋角内侧,应于下位肋骨上缘进针;在肋角外侧,应于肋间隙中部进针。

5.胸前区和胸外侧区肌层

①胸大肌、腹外斜肌、腹直肌上部

②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

③肋间肌

④胸横肌

6.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至第6肋间隙分为肌膈动脉和腹壁上动脉。沿途分支有:

①心包膈动脉:与膈神经伴行,分布至心包和膈

②肋间前支:行于上6肋肋间隙,与肋间后动脉吻合

③穿支:与肋间神经前皮支伴行浅出

7.膈根据肌纤维起始部位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腰部与肋部起点之间为腰肋三角,胸骨部和肋部起点之间为胸肋三角。

8.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方,约在第8胸椎平面;食管裂孔约在第10胸椎平面;主动脉裂孔约在第12胸椎平面。

9.壁胸膜分为4部分: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10.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拢,上下各自分开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

①上方为胸腺三角,内有胸腺

②下方为心包三角,此处心包直接与胸前壁相贴

11.肋膈隐窝左、右各一,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胸膜腔穿刺抽液时,常选择肩胛线第8或9肋间隙进针。

12.胸膜下界与肺下缘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近后正中线

胸膜下界

8肋

10肋

11肋

12胸椎

肺下缘

6肋

8肋

10肋

10胸椎

13.肺根

由前向后:

上肺静脉

肺动脉

主支气管

下肺静脉

14.左肺根毗邻主动脉弓,右肺根毗邻奇静脉弓。前方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后方为迷走神经,下方有肺韧带。

15.胸骨角平面

?

?胸骨柄、体交界

?第二肋软骨连处

?T4、5椎间

?主动脉弓凹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肺动脉干上缘

?动脉韧带

?左喉返神经

?奇静脉→上腔静脉

?气管杈

?胸导管由中→左

16.上纵隔结构

前层

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中层

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

后层

气管、食管、胸导管、左喉返神经

17.中纵隔内有心、心包、心包膈血管、膈神经、奇静脉弓

18.心包横窦是位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后方与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心脏手术可经此处用横窦钳夹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干。

19.心包斜窦是位于左、右肺上、下静脉,左心房后壁,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可经此处放置沙袋阻断下腔静脉血流。

20.后纵隔内有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胸交感干等结构。

21.胸主动脉毗邻、分支

?壁支: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膈上动脉

?脏支: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心包支和纵隔支

22.胸导管起自乳糜池,该池由左、右腰干和单一肠干在第1腰椎前汇合而成

?行程:乳糜池→主动脉裂孔→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第5胸椎平面斜行向左→食管左缘与左纵隔胸膜之间→颈部→左静脉角

?毗邻

23.奇静脉由右腰升静脉和右肋下静脉汇合而成;半奇静脉由左腰升静脉和左肋下静脉汇合而成;副半奇静脉由左侧上部肋间后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半奇静脉。

24.胸交感干

?每侧胸交感干有10~12个胸神经节

?第1胸神经节常和颈下神经节合并成颈胸(星状)神经节

?第5(6)~9胸神经节发出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

?胸交感干与肋间神经之间由白、灰交通支相连

25.迷走神经走行

?左迷走神经向下越过主动脉弓→左肺根后方→食管→食管下端→食管裂孔

肺后丛食管前丛迷走神经前干

?右迷走神经沿气管右侧下行→肺根后方→食管后方→食管下端→食管裂孔

肺后丛心深丛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

腹部

1.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走向脐部。

2.腹壁浅动脉外侧,旋髂浅动脉起自股动脉,走向髂嵴。

3.脐以上浅静脉经胸腹壁静脉流入腋静脉,脐以下浅静脉经腹壁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

4.弓状线以上,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组成腹直肌鞘前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腹直肌鞘后层。

5.弓状线以下,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共同构成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后层缺如。

6.腹外斜肌起自下8肋外面,从外上向内下,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附近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

7.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上方形成腹股沟管浅环,其内上方纤维束称内侧脚,外下方纤维束称外侧脚,外上方尖部有脚间纤维。

8.外侧脚部分纤维弯曲斜向内上方,经过精索深面与内侧脚后方向上反转,移行于腹直肌鞘前层,称为反转韧带。

9.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向后卷曲反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

10.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一小部分纤维向后下方,并向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的部分,称为耻骨梳韧带。(图谱P)

11.腹内斜肌起于腹股沟韧带外侧1/3、髂嵴和胸腰筋膜,扇形斜向内上。腹横肌起自下6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韧带外侧1/3,自后向前横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呈腱性融合,称为腹股沟镰(联合腱)。

12.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腹股沟三角。(图谱P)

?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管后壁顶出,通过腹股沟三角

?斜疝: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进入腹股沟管,通过腹股沟管全程,出腹股沟管浅环

?股疝:从腹股沟韧带内侧的后下方脱出,通过股环和股管下达卵圆窝

13.腹股沟管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外1/3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内1/3联合腱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14.随着睾丸下降,腹膜形成鞘状突起,称腹膜鞘突。睾丸降入阴囊后,腹膜鞘突闭锁,形成鞘突剩件,包绕睾丸的腹膜鞘突形成睾丸鞘膜。

15.腹前壁层次结构与阴囊、精索被膜层次结构的对应关系

腹前壁层次

阴囊、精索被膜层次结构

皮肤

皮肤

浅筋膜

肉膜

腹外斜肌腱膜

精索外筋膜

腹内斜肌、腹横肌

提睾肌

腹横筋膜

精索内筋膜

腹膜外组织

脂肪组织

腹膜壁层

睾丸鞘膜壁层

腹膜腔

睾丸鞘膜腔

腹膜脏层

睾丸鞘膜脏层

16.若睾丸以上的腹膜鞘突未闭锁

——并与腹膜相通,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或交通性鞘膜积液

——但与腹膜不相通,则形成精索鞘膜积液

17.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折叠而成,前两层由胃前、后壁浆膜延续而成,然后反折,向上附着于横结肠,形成后两层。前两层上部通常愈着成胃结肠韧带。

18.小网膜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其左侧部为肝胃韧带,右侧部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图谱P)

19.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三大件:右前方为胆总管,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图谱P)

20.网膜囊位于胃和小网膜后方,借网膜孔与外面的腹膜腔相通。网膜孔前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为下腔静脉,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图谱P)

21.肝的韧带包括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右三角韧带。

?镰状韧带:膈与肝上面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矢状位,前正中线右侧,游离缘含肝圆韧带

?冠状韧带:肝的上面和后面与膈之间,上层续于镰状韧带右层,终于右三角韧带;下层起于小网膜后层

?裸区:肝后面位于冠状韧带两层之间的肝表面无腹膜覆盖,形成肝裸区

?左三角韧带:肝左叶的上面与膈之间,前层续于镰状韧带左层,后层在静脉韧带裂上端起于小网膜前层,前后两层于韧带的左端融合

?右三角韧带:肝冠状韧带两层合在一起

22.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胃大弯左侧——脾门,上份有胃短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动、静脉

?胃胰韧带:胃幽门后壁——胰头、颈移行处

?胃膈韧带:胃底后面——膈下,胃裸区

23.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脾门——左肾,内含胰尾及脾血管、淋巴结和神经丛

?膈脾韧带:脾肾韧带——膈

?脾结肠韧带:脾前端——结肠左曲

24.*腹腔皱襞

?胃胰襞:胃左动脉从腹后壁走向胃小弯时所形成的腹膜皱襞

?肝胰襞: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从腹后壁进入小网膜时所形成的腹膜皱襞

?十二指肠上襞:十二指肠升部左侧,第2腰椎水平

?十二指肠下襞:十二指肠升部向左延伸至腹主动脉,平对第3腰椎

25.*膈下间隙分区

右膈下腹膜外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左肝上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左膈下腹膜外间隙

左三角韧带

左肝上前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圆韧带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小网膜和胃

左肝下前间隙

26.*结肠下区

?左结肠旁沟:降结肠的外侧与腹侧壁之间

?右结肠旁沟:升结肠的外侧与腹侧壁之间

?左肠系膜窦:肠系膜根与降结肠之间

?右肠系膜窦:肠系膜根与升结肠之间

27.胃的血供

动脉

起源

行径

分支

胃左动脉

腹腔干

循胃小弯右下行,终支多与胃右动脉吻合

贲门处分出食管支营养食管;行经胃小弯时发5~6支至胃前、后壁

胃右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胃韧带内沿胃小弯走行,终支多与胃左动脉吻合成胃小弯弓

沿途分支至胃前、后壁

胃网膜左动脉

脾动脉

大网膜前两层腹膜间沿胃大弯右行,终支多与胃网膜右动脉吻合

分支至胃前、后壁和大网膜

胃网膜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大网膜前两层腹膜间沿胃大弯左行,终支与胃网膜左动脉吻合

分支至胃前、后壁和大网膜

胃短动脉

脾动脉

经胃脾韧带,分3~5支至胃底前、后壁

胃后动脉

脾动脉

经胃膈韧带至胃后壁

28.胃的神经

(1)交感神经:起于脊髓第6~10胸节段,随腹腔干的分支至胃壁

(2)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

①前干

?肝支:1~3条,小网膜内右行参加肝丛

?胃前支:伴胃左动脉,发出4~6条小支与胃左动脉的胃壁分支相伴行分布至胃前壁,以“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窦及幽门管前壁

②后干

?腹腔支:循胃左动脉始段入腹腔丛

?胃后支:发小支伴胃左动脉的胃壁分支至胃后壁,以“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窦及幽门管后壁

29.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均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于肠系膜上动脉,分为前、后两支,分别上行与相应的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吻合,分支营养十二指肠和胰头。(图谱P)

30.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组成的三角形区域为胆囊三角,胆囊动脉于此处起自肝右动脉。

31.肝门静脉的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静脉

收集

走行

肠系膜上静脉

回肠末段、盲肠及阑尾等处静脉

胰颈后方与脾静脉汇合

脾静脉

2~4条脾内静脉支汇集而成

胰颈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

胃左静脉

胃小弯侧前、后壁

汇入肝门静脉,也可汇入脾静脉或门、脾静脉交角

肠系膜下静脉

左半结肠和直肠上部

胰腺后方注入脾静脉,也可汇入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交角

胃右静脉

胃小弯侧前、后壁,范围小于胃左静脉

附脐静脉

肝圆韧带及镰状韧带中,连于脐部的浅、深静脉丛与肝门静脉左支之间

胆囊静脉

胆囊和胆囊窝之间,可入肝汇入肝静脉,也可在肝门静脉右支入肝右叶前汇入门静脉

32.门静脉于腔静脉之间吻合

?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食管静脉(丛)

?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下静脉、肛静脉

?附脐静脉——胸腹壁静脉、腹壁上、下静脉

?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升、降结肠、十二指肠、胰及肝等脏器的小静脉

33.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3腰椎间盘平面。肾门约在第1腰椎平面。

34.肾的被膜

(1)肾筋膜

?前层为肾前筋膜,覆于肾、肾上腺及其血管的前面,越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面与对侧的肾筋膜前层相接

?后层为肾后筋膜,覆于肾、肾上腺的后面,并与腰大肌及腰方肌筋膜粘连,附于椎体与椎间盘

(2)脂肪囊:肾床,行肾囊封闭术时将药物注入囊内后,药物可沿肾前筋膜扩散到腹主动脉周围的腹腔丛

(3)纤维囊:肾的固有被膜,正常时易从肾表面剥离,病理情况下与肾实质粘连;肾破裂或肾部分切除术时,要缝合此膜

肾的毗邻

35.不经肾门入肾的动脉,称为肾副动脉,其中经肾上、下端入肾的动脉分别称为上极动脉或下极动脉。

36.肾上腺由不同来源的3支动脉供血:

①肾上腺上动脉,发自膈下动脉

②肾上腺中动脉,发自腹主动脉

③肾上腺下动脉,发自肾动脉

37.腹膜内位器官:脾、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卵巢、输卵管。

38.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部、子宫。

39.腹膜外位器官:胰、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直肠中部和下部、肾、肾上腺、输尿管。

40.结肠带包括结肠系膜带、网膜带和独立带,向下汇聚于阑尾根部,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重要标志。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McBurney点

41.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出各结肠支,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近直肠边缘形成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

42.腰丛(图谱P)

①髂腹下神经

?起自第12胸神经及第1腰神经前支,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斜向前下

?髂前上棘内侧约2.5cm处穿腹内斜肌,行于腹外斜肌腱膜深面

?腹股沟浅环上方约2.5cm处穿腹外斜肌腱膜达皮下

②髂腹股沟神经(T12~L1)

?髂嵴前端穿腹横肌,行于髂腹下神经之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前行进入腹股沟管

?出腹股沟浅环之后分布于男性阴囊前部皮肤

③生殖股神经(L1~L2)

?生殖支经深环入腹股沟管,沿精索内侧下行,出浅环后分布于提睾肌和阴囊肉膜

?股支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3~4cm处穿出阔筋膜,分布于股三角外侧皮肤

④股外侧皮神经(L2~L3)

?髂前上棘下方5~10cm处分前、后两支,前支分布于大腿外侧面皮肤,后支分布于臀区外侧及大腿外侧上部皮肤

⑤股神经(L2~L4)

?由腰大肌外缘穿出,沿髂腰筋膜深面下行经肌腔隙内侧部,髂腰肌表面进入股三角

?其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

⑥闭孔神经(L2~L4)

?在腰大肌内下行,至骨盆上口处由腰大肌内侧缘穿出,行于髂总血管后方,与闭孔血管汇合后穿闭孔膜至股部

盆部和会阴

1.骶骨的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环状界线,分骨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2.盆壁肌

?闭孔内肌:位于骨盆侧壁前份,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邻近骨面,穿坐骨小孔止于股骨转子窝

?梨状肌:位于骨盆侧壁后份,起自骶骨盆面外侧部,经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

3.*盆底肌由肛提肌和尾骨肌组成。肛提肌又分为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四部。

?耻骨直肠肌:耻骨盆面、肛提肌腱弓前份——肛管侧壁、后壁和会阴中心腱

?耻尾肌:耻骨盆面、肛提肌腱弓中份——骶、尾骨侧缘及肛尾韧带

?髂尾肌:肛提肌腱弓后分、坐骨棘盆面——尾骨侧缘及肛尾韧带

?尾骨肌:坐骨棘、骶棘韧带——骶、尾骨下部的侧缘

4.覆盖于盆底肌上、下面的筋膜,分别称为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三者共同组成盆膈。

5.*髂内动脉(图谱P)

(1)壁支

髂腰动脉

后干

髂腰肌、腰方肌

骶外侧动脉

后干

梨状肌、尾骨肌、肛提肌

臀上动脉

后干

臀部肌

臀下动脉

前干终末支

臀部肌、髋关节

闭孔动脉

前干

大腿内收肌群、髋关节

(2)脏支:膀胱上动脉、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

6.*盆部神经

?骶丛:腰骶干和第1~4骶神经前支组成,位于梨状肌前,分支经梨状肌上、下孔出盆

?骶交感干:腰交感干延续,每侧有3~4个骶神经节,尾骨前方两干连于奇神经节,其节后纤维构成下腹下丛

?腹下丛:上腹下丛由腹主动脉丛经第5腰椎体前面下降而来,与同侧的盆内脏神经和骶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组成下腹下丛,又称盆丛

?盆内脏神经:第2~4骶神经前支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加入盆丛

7.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在女性系阴道前庭与肛门之间的部位,又称产科会阴。

8.前角为耻骨联合下缘,后角为尾骨尖,两侧为坐骨结节,后外侧为骶结节韧带,左右坐骨结节间连线分尿生殖区和肛区。

9.男性会阴中心腱位于肛门与阴茎根之间,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于此起止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阴道括约肌、肛提肌

10.肛门外括约肌

①皮下部: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外括约肌浅部下方,前方附着于会阴中心腱

②浅部:皮下部之上,前方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后方附着于尾骨下部和肛尾韧带

③深部:深层纤维与耻骨直肠肌混合不能分隔,后方纤维多附着于肛尾韧带

11.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的纵行肌、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和耻骨直肠肌形成肛直肠环。

12.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两侧

?窝尖: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

?窝底:肛门三角区的浅筋膜和皮肤

?内侧壁: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上份为闭孔内肌及闭孔筋膜,下份为坐骨结节内侧面

?前壁:尿生殖膈

?后壁:臀大肌下份及其筋膜和深部的骶结节韧带

13.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为会阴浅隙,内含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和会阴浅横肌。还有会阴动脉的两条分支:会阴横动脉和阴囊后动脉。

14.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为会阴深隙,内含尿道括约肌、会阴深横肌,两者被称为尿生殖三角肌,与覆盖于其上、下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

15.男性输尿管盆部前上方有输精管越过,女性输尿管盆部前上方有子宫动脉跨过。

16.子宫韧带

?子宫阔韧带:子宫侧缘→盆侧壁、盆底。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子宫角下方→腹股沟管→阴阜和大阴唇皮下。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子宫颈两侧→盆侧壁,位于子宫阔韧带基部。固定子宫颈,维持子宫在坐骨棘平面以上

?骶子宫韧带:子宫颈后面→骶骨前面筋膜,表面覆以直肠子宫襞。维持子宫前屈

好看你就点点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局部解剖学笔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