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鱼菜,都讲究“年年有余”。但是吃鱼要注意鱼刺,可千万别被小小的鱼刺引起“血案”。
77岁的陈婆婆因寒战、高热,被家属呼叫医院急诊。急诊医生经检查后发现患者处于严重的休克状态,各炎症指标极高,并伴有急性肾损伤、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多脏器衰竭,而胸部CT提示后纵隔有巨大脓肿、肺脓疡,其中数个CT层面在后纵隔有连续的圆形高密度影。请来会诊的外科医生断言,这就是病灶所在,询问家属,近期陈婆婆是否吞过异物,家属当即反应过来——除夕年夜饭的时候,婆婆吃了鱼,当时说好像是吃到鱼刺了,咳嗽了几下,咳不出来,又用老法子吞了几大口饭,喝了一些醋,之后说好像是吞下去了,没那么痛,也就没重视。
这下,事情清楚了,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断定,后纵隔的巨大脓肿、肺脓疡极有可能是因为病人误吞鱼刺导致。鱼刺刺穿食道,逐渐化脓感染,形成脓肿,出现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外科医生与家属沟通后,立刻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台上切开患者后纵隔胸膜后,果然,患者的食管周围感染得一塌糊涂,充满坏死组织和脓液,手术台上弥漫出一股浓烈异味。更可怕的是,病灶旁边的主动脉和奇静脉甚至呈现出炎症水肿样病变,如果这些大血管的病变再重一些,甚至会出现致命性大出血。手术顺利清除病灶,取出一根长达3cm的鱼刺,但由于患者年老,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感染性休克,术后送至ICU监护治疗。ICU医生紧急采取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措施,经过整整一夜的抢救,暂时稳住了病情。
误吞鱼刺是最常见的食管异物病因,当发生误吞鱼刺的事情后,许多人会选择大口吞饭、催吐和喝醋这些“土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无效且会导致严重后果。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鱼刺卡住是小事情,小小鱼刺不会致命。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鱼刺尖锐,不及时处理极易刺破食管,导致咽部、纵隔感染,纵隔脓肿形成,大血管损伤从而危及生命,医院因为鱼刺引发的“血案”时有发生。而且食管较大的穿孔可早期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但有些细小的穿孔早期可以无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人的进食,食糜、唾液会通过穿孔积聚在食管周围导致更加严重的感染及脓肿形成。因此如果出现误吞鱼刺,除非很细小的鱼刺有脱落可能,如果是较大的鱼刺,特别是伴有颈部、胸部刺痛感明显的医院就诊。那么,问题来了,在吃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误吞鱼刺等异物,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异物会沿着食道纵轴的方向下去,被胃酸消化或是排出体外,但尖锐异物刺破咽喉、食道、纵隔、肠道的病例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刺穿大血管导致死亡!针对误吞鱼刺等异物的情况,这里给出三点建议:1.不适宜吃鱼就别硬吃一般来说,由于咽喉反射相对差一些,老年人发生误吞鱼刺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小孩子经验不足,有时候大人催促进食过快,也容易发生误吞鱼刺的情况。2.记住“食不言,寝不语”俗话说的“食不言,寝不语”,确实有它的道理,建议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还是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大笑。即使是年轻人,吃东西的时候喝酒嬉笑误吞异物,或者喝醉酒后误将鱼刺混在饭里吞下去的事情发生。3.特别提醒,民间处理方法不可行对于民间流传的各种应对鱼刺卡喉的“小妙招”要慎用。比如,大口吞饭、咽青菜把鱼刺“带下去”,喝醋把鱼刺软化等等。这些处理方法并不安全。醋只在咽喉部位短暂停留,根本达不到软化鱼刺的效果;吃其他食物“硬吞”鱼刺,可能会使鱼刺扎得更深。食管与气管、大动脉毗邻,以前就有病人硬吞鱼刺,鱼刺划破食管进而划破了心脏大动脉。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遇到有刺的食物更加当心,老人和小孩尤其注意,遇到异物卡住不要讳疾忌医,医院及时诊治,千万不要迷信“土方法”。作者简介:*宇新医生,医学硕士,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脓*症、重症肺炎及术后重症患者中西医治疗。供稿: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宇新
执行编辑:杨晓雁
审核校对:何明坤
责任编编:宋莉萍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