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lan点;仰卧位时,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骼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2.Nolaton载∶又称骼坐线。侧卧并屈髋关节90~20度时,自坐骨结节至骼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该线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折时,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3.Sibson筋膜∶从第七颈椎横突、第一肋颈鹤第一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称为胸膜上膜,又为Sibeon筋膜,起悬吊作用。
4.凹间辍带∶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内环内侧增厚致密,形成近乎矢状位的韧带称为凹间韧带。
5.半环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4~Scm)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因此无腹直肌鞘后层,而在此处形成一弧型的游离下缘。
6.半月线∶腹直肌鞘两层纤维在*直肌外缘融合处,形成半月型向外测凸出的态
7.边缘动脉;是由肠系艇上动脉(MA)和肠系膜下动脉(SMA)的分支形成的围绕结肠和乙状结肠的门型动脉弓。
8.肠系膜根∶肠系膜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肠系膜根,起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方,止于右骶骼关节前方。
9.尺侧腕管∶腕横韧带尺侧端附于豌豆骨和钩骨,与腕掌侧韧带远侧份围成,内有尺神经和尺血管通过
0.齿状初带∶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呈冠状位,介于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其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尖,与硬脊膜相连。
.敢骨后隙∶位于耻骨联合与感胱之间,又称榜胱前隙,正常时主天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占据,临床上经耻骨上切口可到达此间隙。
2.耻骨愤韧带;为腔欧韧带向外侧廷续附于取骨梳上的部分,构成段环的后界。
3.胆囊三角∶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
4、胆总管土二指肠上段∶胆总管的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为上,此段沿杆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内走行。
5.骶子客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阴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骶骨前面。此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并与子宫圆韧带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6.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二肝门】
7.点∶即脐和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3交界处,为阑尾根部在腹前外侧壁的体表投影部位。
8.蝶酸∶蝶鞍位于颅中窝正中部、蝶骨体上方;形似马鞍状;包括垂体窝、鞍结节、中床突、交叉前沟、视神经管、前床突、鞍背和后床突等结构。
9.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的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20.动脉韧带∶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进,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动脉的起始部动脉导管在生后不久闭锁,若一岁以后即为仍不闭锁。即为动脉导管未闭症,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2.反转韧带;腹股沟管浅环的外下部纤维,有一部分纤维经精索深面向内上方反折至腹白线,并与对侧的纤维相接,称反转韧带。
22.肺根;出人肺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结构。
23.肺门∶位于肺的纵隔面中部,为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
24.肺韧带∶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下方相互移行的双层胸膜构成的结构,它上连肺根,下部可达肺之下缘,有固定肺的作用。
25.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或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彼此交织而成。脐上宽、脐下窄(约~2),坚韧而血管少,有血管、神经穿过的小孔或裂隙。
26.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T为皮下环。
27.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份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成为腹股沟管浅环。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28.腹股沟管深环∶腹横西膜在版股沟韧带中点上方5处取减斗状突出,形成*股为管深环。29.腹股沟嫌∶弓状下缘内侧端与腹横肌下份纤维合并,形成腱性或者肌性的结构称为腹股沟镰。
30.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伸张于骼前上至耻骨结节间的腹外斜肌腱膜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是重要的肌性标志。
3.腹股沟三角∶(Hesclbach三角、海氏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32,腹膜后闽隙∶位于腹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方至膈,下方达低岬、骨盆上口处,此间隙上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下与盆腔腹膜后间隙延续,所以此隙感染易上、下扩散。33.腹膜间位器管∶器官表面大部分被包被腹膜,如肝、胆囊等。
34.腹膜内位器管上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主要的器官有
35.腹膜外位器管∶器官只有一面被包被腹膜,如肾、输尿管等。
36.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腹外内斜肌和腹横肌3块扁肌的腱膜组成。
37.肝蒂;出人肝门的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及神经的这些结构总称肝蒂.
38.肝裂∶Clison系统中大支区域之间的若干面缺少血管和胆管而出现的裂隙叫做肝裂
39.肝操区∶肝脏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阅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40.,肝门∶肝的脏面较凹陷,有左、右纵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横沟横沟称肝门,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及神经通过。
4,肝肾隐窝∶在肝右叶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称肝肾隐窝。为仰卧位时腹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液体易积聚之处。
42.肝胰壶腹∶胆总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胆总管和胰管的末段也各有括约肌包绕。胆汁和嬴液由此经开口进入十二指肠。
43.肛提肌藏弓∶闭孔筋膜在耻骨体盆腔面到坐骨棘之间增厚形成,为肛提肌的起点和盆膈上、下筋膜的附着处。
44.肛直肠环;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的纵行肌、肛门外括约肌。
45.睾丸鞘膜∶为腹膜鞘突的远侧端包绕睾丸形成,分为脏、壁两层,两者在睾丸后缘相互延续。
46.隔∶是一向上隆凸的穹窿形薄肌。位于胸、腹腔之间。膈穹窿右高左低。按起始部位,可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膈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47.膈的食管裂孔∶位于膈肌上,位置大约平对第0胸椎。食管和迷走神经在此通过
48.膈下间隙∶介于膈和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
49.弓状下缘;起自精索及其被膜外侧份的前方、继之呈弓状跨过精索及其被膜,最后经精索及其被膜后方止于耻骨梳,此即为腹内斜肌弓状下缘
50.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腹直肌鞘后层缺如,从而此处形成弧形的游离下缘,即弓状线。
5.肱二头肌腐膜∶在肘窝处向上外止于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肘部深筋膜,其深面有肱血管、正中神经通过。
52.肱二头肌键膜∶是前臂筋膜在肘窝内向外上止于肱二头肌腱内测的肘部深筋膜。该腱膜与肱二头肌腱交接处,是触摸肱动脉搏动和测量血压的听诊部位。
53.肱骨肌管上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在肱骨后面形成了一个旋绕肱骨的管道,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动、静脉通过。
54.钩突;胰头下部有问五突出;绕经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的结构一
55.股管上骨鞘在矢状面上被筋膜分成三份,外侧容纳股动脉,中间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即为股管。
56.股环∶股管的上口即为股环,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57.股鞘土为腹横筋膜及骼腰筋膜向下延续,包绕包绕股动、静脉的上段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面。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移行为股血管鞘。股鞘内分为三个控
58.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上/3部,向下与收肌管相续。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自外侧向内侧分别为骼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股三角内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舶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及股深淋巴结和脂肪等。
59.骨纤堆孔∶又称脊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其上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背上关突的外侧缘,内有腰神经后支通过。
60.骨纤维管∶又称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斜向内下,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为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为副突。管的前、上、下壁为骨质,后壁为韧带,故称为骨纤维管,内有腰神经后内侧支通过。
6,骨纤维孔;又称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其外上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62,.海绵奥∶是位于蝶鞍两侧硬脑膜的内侧脑膜与外侧骨内膜层间不规则的腔隙,左右各一。由于海绵窦内有许多包有内皮的纤维小梁,将其腔隙分隔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使之状如海绵而得名。
63.横号∶包括前、后两部分。横弓后部由骰骨和三块楔骨共同构成;横弓前部由第-5跖骨的基底部共同构成。
64.后纵隔土位于心包后壁与下部胸稚之间,上平胸骨角,下达膈。内有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交感干胸部和内脏大、小神经等。其中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等行经上纵隔和后纵隔,在此一并叙述。在气管权以下,食管位居后纵隔最前部,其后为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胸导管在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食管和胸主动脉周围还有淋巴结。
65,愿管;内踝、跟骨及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共同构成踝管。
66.衰推十字韧带;为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向下各发出一纵行的纤维束,分别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和枢椎体的后面,纵横纤维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有限制齿突后移的作用。
67.*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于相邻两椎弓板之间的节段性、主耍由弹性纤维组成的弹性纤维组织,参与围成椎管的后壁和神经根管的后外侧壁。腰穿或硬膜外麻醉,需经过此韧带才达椎管。
68.回直瓣∶在回盲口,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而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称回盲肠,有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人大肠和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的作用。
69.回直部∶盲肠左侧接回肠末端,后内侧壁有阑尾附着,三者合成回盲部。
70.会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阴仅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广义的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7.会阴浅隙;是位于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围成的浅蒙,内有尿生殖三角的浅层肌、男性的阴茎根、女性的阴蒂脚、前庭球和前庭大腺等结构。
72,会阴中心膜∶又叫会阴体,是位于会阴中部的腱性组织,为会阴部许多肌所附着处,具有加固盆底的作用,是会阴部手术的重要标志。
73.肌腱袖∶又称肩袖,是在肩部的活动肩关节的重要肌肉。肌腱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肝下肛所组成。腱以扁宽的腱膜牢固地附着在关节囊的外侧和外科颈。在前方为肩胆下肌腱、上方是冈上肌腱,后及下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肿。肩袖的主要作用有悬吊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启关节
74.肌腔隙位于腹股沟韧带深面外侧部。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界为骼骨,内侧界为骼耻弓。内有借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
75.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76.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问隙。
77.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78.甲状腺悬顿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79.启肥动脉网上启肿动脉网位于启严骨的周围。其构成有
80.,臆膜下间隙∶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闯的簿曾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眼上缘,后达上项线。此层移动性大,头皮撕脱伤也多延此层分离。
8.结肠边缘动脉∶是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形成的围绕结肠和乙状结肠的门型动脉弓。边缘动脉发出很多直动脉,后者又分为长短支,短枝多起自长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在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支入肠脂垂后,穿人肠壁。
82.结肠旁沟∶腹膜腔借着横结肠及其系膜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两部份,在下区大肠各段器官周围形成。
83.解割学"鼻烟壶"上是位于腕和手背的桡侧,当伸,展拇指时,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其桡侧界为排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舟骨及大多角骨,窝内可触及桡动脉搏动。
84.界线∶界线是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骼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峤和耻骨连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
85.筋膜∶即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浅层,为富含脂肪组织的脂肪层,与邻近部位的浅筋膜相延续。肩脾上动脉,为甲状颈干的分支,经肩脾上横韧带上方,达冈上窝;肩肿背动脉,即颈横动脉降支,沿肩肥骨内侧缘下行,发支分布于冈下窝;旋肩肿动脉,为肩肿下动脉的分支,分布于冈下窝。三条动脉的分支彼此吻合成网,是肩部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当腋动脉血流受阻时,该网仍可维持上肢的血运。
86.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其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
87.精索内筋膜∶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深环出形成的斜向内下放、并容纳睾丸及精索之指套状囊袋称为精索内筋膜。
88.精索外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和深筋膜随精索及精索内筋膜和精素中筋膜向内下延续并包裹之,由此形成精索外筋膜。
89.颈动脉要∶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90.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9.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92.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启脚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问所围成的三角。
93.颈动脉小球土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94.颈干角∶股骨颈的长利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问形成的夹角,为【I-40平均27。若颈干角40,为髋外翻;0°,为髋内翻。span=""
95.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土、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96.颈静脉号∶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97.颈内静脉肩脾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押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98,颈拌∶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颈N前支构成颈祥上根,在颈哨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祥下根组成颈祥
99.颈漫土由来自舌下神经的上根和来自于第2。3颈神经前支的下根所组成,荐位于环状软骨弓处。
00.颈腋管∶椎前筋膜向下外方包烧腋血管及背丛,形成胶鞘。
0.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一横支相吻合,不为颈静脉弓。
02静脉角∶同侧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向两外上开放的角,称为静脉角,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03.园筋膜∶股前区深筋膜,范围较广是全身最厚的筋膜。
04.肋属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形成的胸膜隐符,是胸膜腔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05.肋间隙∶2对肋参与围成胸廓,肋与肋之间的间隙为肋间隙。隙内有肋间肌、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膜等结构。肋间隙的宽窄不一,上部肋间隙较宽,下部者较窄;肋间隙前部较宽,后部较窄,但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
06.辘状缘∶阔筋膜在腹股沟韧带内端下方有一卵圆形的凹陷,围绕着大隐静脉的末端,称为隐静脉裂孔(卵圆窝)。此裂孔的外侧缘锐利,称为镰状缘。
07.淋巴结∶位于左颈根部左侧斜角肌处的淋巴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可累及该淋巴结。在临床体检时,常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08.帽状膛膜∶前连枕额肌的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接续额筋膜。头皮裂伤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因枕额肌收缩,创口开裂较大,缝合头皮时将腱膜仔细缝合,减少皮肤张力,有利于创口愈合。
09.拇收肌后间隙,拇收肌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有潜在的腔隙,称拇收肌后间隙。
0.内侧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足舟骨、三个楔骨和第-3跖骨共同构成。由于此弓较高,具有较强的弹性缓冲作用,故又称又称弹性足弓。
.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组成的结构称尿生殖膈。封闭尿生殖三角,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加强盆底,协助承托盆腔脏器。
2.题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颢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于额弓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颗弓的内面。
3.氯深间隙∶位于颢肌与颢窝之间。
4.额下窝∶以额弓以下、上颌骨体后方和下颌支内侧的不规则空间。其内侧以翼突为界,并经翼突与上颌骨之间的翼上颌裂通向翼腭窝。颢下窝内容纳咀嚼肌和面深部的血管神经。
5.盆属∶由肛提肌、尾骨肌及其覆盖于两肌上面的盆膈上筋膜和下面的盆膈下筋膜构成,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可协同增加腹内压。
6.脾蒂上脾脏面凹陷处有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出入处,被结缔组织包裹的结构总称。7.脾切迹土脾的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脾的标志。
8.脾肾韧带;包裹肿脏的腹膜由脾门连至左肾的表面,形成脾肾韧带,然后以行为后腹膜壁层。
9.气管隆绩∶在气管分叉处的内面,形成向上突的纵蟒,呈半月状,常偏向左侧,是气管镜检的重要方位标志
20.气管前闽隙∶颈深筋膜中尽前下部权盖气管称气管前筋膜,此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形成气管前间隙。内部结构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小儿胸腺上部,头臂干,左头臂静脉和气管前淋巴结。
2.盛量弓∶为连于腹股沟韧带和髋骨的骼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将腹股沟韧带和髋骨间的间隙分隔为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两部分。
22.盛腔束∶在大腿外侧,阔筋膜增厚形成扁带状结构。起自盛峰前份,上部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其后缘与臀大肌肌腱相续。下端附于胫骨外侧馔、腓骨头和康关节囊下部。临床上常用骼胫束作为体壁缺损、薄弱部或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重建的材料。
23、前臂屈肌后间隙∶是前臂远侧/4段的潜在性间隙,位于指泛屈肌和的长屈肌腱的后方,旋前方肌的浅面,其内侧界为尺侧碗屈肌和前臂筋腿;外侧界为烧侧晚屈肌和前背筋膜。24.前列腺章∶是指前列腺实质表面所包裹的一层纤维肌性组织。
25.前列腺鞘∶为盆脏筋膜包绕前列腺的部分增厚形成,鞘的前分和两侧部内含前列腺静脉丛。
26.腔隙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有小部分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
27.屈肌支持带∶又名腕横韧带,是院前区深筋膜深层增厚形成的扁带,位于腕掌侧韧带的深面,厚而坚切,其尺侧端附着于豌豆骨和钩骨钩,桡侧端分两层附着于手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结节,与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
28.颠弓∶由源骨的颧突和额骨的颢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其上缘相当于端脑半球贩叶前端的下缘其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
29.接侧腕管∶腕横韧带桡侧端分两层附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结节,其间的间隙即腕桡侧管。其内有桡腕屈肌腱及其腱鞘通过
30,乳房后间隙土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乳房后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
3.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分别连于皮肤和胸肌筋膜之间的纤维束,称乳房悬韧带。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32.乳奥;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在乳突后部的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乳突根治术时,应注意勿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33.腮腺床∶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相邻,这些血管神经包括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它们共同形成腮腺床,紧贴腮腺深面,并借茎突与位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34.三边孔∶在腋窝后壁,由肩脾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围成一三角形间隙称三边孔,内有旋肩脾血管经过。
35.筛筋膜土隐静脉裂孔的表面被覆的筋膜较薄,且为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所穿行,形似筛状,故名筛筋膜。
36.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37.肾蒂∶由出入肾门的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组成。
38.肾赛∶由肾门深人到肾实质内的盲囊状腔隙,其内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39.肾段∶每一段动脉供给的肾实质区域,称为肾段。
40.肾角∶在棘突两侧可触及竖脊肌,该肌外侧缘与第2肋的交角。
4.肾门∶肾内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有肾血管、肾盂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有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通过、
42.土二指肠太乳头∶位于十二指肠上部,是胆管胰腺的开口处,上方有个别人伴有十二指肠小乳头
43.土二指肠空肠曲皱囊上其位于横结肠系膜根下方,十二指肠容肠曲上方,其深面为Trciz韧带,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示
44.土二指肠最肌;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将十二指肠固定在腹后壁上。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腹膜覆盖。
45.食管后隐窝土右纵膈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隐窝,故经左胸作食管下段手术时可能破入右胸膜腔,导致气胸。
46.食管上三角∶胸导管和食管上份在左锁骨下动脉后方,即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与脊柱围成、
47.收肌管∶又称股胭管或管,位于骨前内侧/3段,长约5,是三棱形间隙。其前壁是张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腱板的前方为登匠肌所覆盖、管的外则壁是骨内收肌,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
48.手背皮下间隙上为浅筋膜与手背建膜之间的间惊。
49.四边孔∶在腋窝后壁,由肩押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脉三头肌长头和肱骨外科颈之间围成的四边形间隙称四边孔,内有腋神经及旋脉后动、静脉穿过。
50.锁胸筋膜∶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5.提睾肌;由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下部的少量肌纤维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延续而成,有悬提睾丸的作用。
52.提携角∶臂轴与前臂轴的延长线构成向外侧开放的夹角。正常时为65°~70°,其补角为0°~20,称提携角。
53、听诊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脾骨下角内侧的一肌间隙,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肿骨的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姐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音最清楚的部位。
54.外侧纵弓∶较低,是由跟骨、骰骨和第4、5跖骨共同构成。此弓相对较低,弹性缓冲作用较弱,主要与负重有关,故又称支撑足弓。
55.腕尺侧管土是屈肌支持带尺侧端与腕掌侧韧带的远侧部分之间的间隙称为腕尺侧管,内有尺神经和尺动、静脉通过。尺神经在腕部表浅,易受损伤。
56.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9条肌腱及其腱鞘以及正中神经通过。
57.院掌侧辍带∶是前臂深筋膜在腕前区增厚形成腕侧掌韧带,对前臂屈肌臆有固定、保护和支持作用。
58.网膜孔∶网膜孔,又叫Winslow孔,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与后腹膜壁层之间的孔,是网膜囊与囊外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后界为遮被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和下界分别是肝尾叶和十二指肠上部。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伸人。其内有三件重要结构,分别是肝固有动脉、胆总管、和肝门静脉。
59.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为腹膜腔的一部分,是一前后扁狭的囊,其前壁自上向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十二指肠上部和大网膜的前两层;后壁为覆盖于胰、左肾上腺、左肾的腹膜,横结肠、横结肠系膜及大网膜后两层;上壁是肝尾状叶和膈壁度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两层返折处;左壁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壁不明显,上端有一个可通过-2横指大小的孔,为网膜孔。
60.胃床;膈、脾、左肾、左肾上腺、胰、横结肠及其系膜,这些隔网膜囊与胃后壁毗邻的器官
6.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分支,一般3~5支,经胃脾韧带至胃底前后壁。
62.胃结肠辍韧带∶大网膜前两层腹膜连接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称为胃结肠韧带。
63.胃脾辍带∶胃前后壁的腹膜由胃底起贴合成胃脾韧带连至脾门,再折返覆盖脾脏。
64.胃膜囊上胃后方,网膜囊后壁上由胃左动脉向前顶起的半月状腹膜皱壁。
65.希氏筋膜∶胸内筋膜向下覆于膈的上面,称膈胸膜筋膜,向上覆于胸膜顶上面,称胸膜上膜,即希氏筋膜。有保护肺尖及胸膜项的作用。
66.下颌后静脉∶蹶浅静脉和上颁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传入腮原,汇合成下颌后静脉,在颈外动脉的浅面下行,分为前后二支,穿出腮腺。前支与面静脉汇合,注入颈内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合成颈外静脉。
67.下颌下三角∶位于下颌骨体下缘,由下颌骨体和三腹肌前腹与后腹共同围成。
68.纤维囊;又称纤维膜,为肾的固有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质薄而坚韧被覆于肾表面,有保护肾的作用
69.小肠系膜根∶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从第二腰椎i侧斜向右下,达到右骶骼关节前方,长5cm。
70.小肠系膜三角∶肠系膜是双层腹膜结构,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的结构。
7.小脑幕∶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
72.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于肋所围成,间踪丙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73.心包奥∶浆膜心包的壁、胜二层反折析处的间隙称心包窦。
74.心包横奥∶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横窦,其大小可容纳一指,心脏手术阻断血流,可经心包横窦钳夹升主动脉及肺动咏干。
75.心包前下熟∶位于前壁与下壁反折处的间原称心包前下窦,是心包腔的最低部位,心包积液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
76.心包斜奥∶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璧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斜窦。
77.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角。该角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是记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78.胸肋三角∶在膈的起始部,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缺乏肌纤维仅覆以筋膜,形成膈的薄弱区称胸肋三角。是膈疝的多发部位。
79.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向上的延续,突至胸廓上口平面以上,与肺尖表面的脏胸膜相对。在胸锁关节与锁骨中、内/3交界处之间,胸膜顶高出锁骨上方2.5(~4cm。
80.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部互相延续,两者在肺周围分别形成密闭的腔隙,称胸膜腔,左右各一,腔内为负压,仅含少量浆液。
8.胸膜项土为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向上的延续,突山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3上方2-3,上面覆以胸膜上膜,起固定和保护作用。
82.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反折处,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其间,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胸膜隐窝。
83.胸锁筋膜∶位于橡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胸锁筋膜。由胸肩峰动脉的分支、胸外侧神经、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过此筋膜。
84.胸腰筋膜土胸背区和腰区的深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薄弱,位于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深层较厚,称胸腰筋膜。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于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85.血管腔隙∶位于腹股沟韧带深面内侧部。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骼耻弓。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和淋巴管通过。
86.腰肋辍带;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2肋与第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称为腰肋韧带。肾脏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2肋的活动度,便于暴露肾脏。
87.腰肋三角;在膈的起始部,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缺乏肌纤维仅覆以筋膜,形成膈的薄弱区称腰肋二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88.腰上三角上位于背阔肌深面,第2肋的下方,内侧界为竖脊玑的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2肋,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键膜的深面有肋下神经、露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神经,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净和腰方肌。山人/
89.腰下三角∶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由路路、肢外纠肌后缘和背阔前下缘围成,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是皮肤和浅筋膜,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
90.咬肌间隙∶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狭欧,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人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9.腋鞘∶封闭腋窝底的筋膜,往上延续于胸筋膜,往下延续于管筋膜。
92.腋尾∶乳房外上份的腺组织可在胸大肌下缘,平第3肋间隙处穿腋筋膜孔伸入腋窝,称腋尾。
93.肢窝∶在上肢外展时,向上呈穹隆状的皮肤凹陷,其深面四校锥体形的腔隙称腋窝,由顶、底和四壁构成。
94.翼点∶位于额骨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颗、媒四骨在此相接,多呈"形的骨缝。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背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95.翼静脉丛∶位于翼内肌和翼外肌之间,由上颌动脉及其分支的伴行静脉组成,其输出静脉为上颌静脉。该丛除于面静脉由交通外,还可通过卵圆孔及破裂空的导静脉与海绵窦相连。
96.翼下颈闽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顺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此间隙中有从颅底卵圆孔出颅之下倾神经分支及下牙槽动、静脉穿过,借蜂窝组织与相邻的颢下、颢、颊、演下、舌下、咽旁、咬肌诸间隙相通;经颅底血管、神经还可通入颅内。
97.阴部管∶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坐骨结节上方3-4cm处,为闭孔筋膜与会阴浅筋膜共同围成的管状裂隙。其中有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通过。
98、阴管部∶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上的闭孔内肌筋膜裂隙,又称管,管内有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通过,并发出分支分布于坐骨直肠窝。
99.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3交点下方约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形薄弱区。表面覆盖筛筋膜,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人。隐静脉裂孔外缘锐利,上端止于耻骨结节并于腹股沟韧带和腔隙初带相续;下端与耻骨肌筋膜相续。其形状呈镰状,因此又称为镰缘。
.硬膜外隙∶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窦椎神经和淋巴管等,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的血管通过,正常时呈负压。此间隙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下端终于低管裂孔,不与颅腔相通,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
20.▲门淋巴结∶分为幽门上、下淋巴结,收集胃幽门部的淋巴,其输出管汇人腹腔淋巴结。
.右系膜熟土位于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右系膜窦,周围近乎封闭,窦内感染积脓时不易扩散。
.鱼际间隙∶位于掌中间鞘桡侧半的深部,在掌中隔、外侧肌间隔与拇收肌筋膜之间。此间隙近侧端是盲端,远侧经第蚓状肌鞘与示指指背侧相通。
.掌臆膜∶为位于掌心部致密的腱性纤维膜,覆盖于指浅屈肌腥的表面,厚而坚韧,略呈三角形,尖向近侧,在屈肌支持带的浅面与掌长肌腱相连,远侧端分成4束,分别延续到2×5指,附着于各指的指纤维鞘和掌指关节的侧副初带上。
.掌泼弓∶位于掌腱膜深面,屈指肌腱及蚓状肌浅面。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辈漂弓∶位于诸指肌建的深面,平腕掌关节高度,由格动脉的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掌中隔∶是连结于掌腱膜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的纤维组织。
.掌中间隙∶位于实中间鞘尺侧半的深部,在第3~5指屈肌腱,第2一4蚓状肌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内侧是掌内侧肌间隔,外侧以掌中隔与鱼际间隙分开、近侧经腕管与打性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经蚓状肌鞘达指璞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
.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内有枕下神经(第颈神经后支)和椎动脉通过。
20.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
2.直肠后隙;为骶前筋膜与直肠筋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又称骶前间隙,其下方有盆膈封闭,上方越过骶岬与腹膜后隙相延续,故临床上常将空气注入该间隙作腹膜后隙充气造影。
22.直肠膀胱陷凹∶男性的腹膜在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查肠膀胱陷凹,距肛门约7cm。腹膜腔的渗出液或脓液,常因重力作用聚集于各陷凹中故临床上可经直肠前壁处作穿刺或切开引流。
23.直肠子宫随凹上又称Dougla腔。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陷凹,是立位和半卧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与阴道穹后部仅隔阴道后坚和一层版膜。腹膜腔的积液常积中此,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或引流。
24.直疝三角;又称Heselach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因此易发生疝。腹股沟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25.指腱鞘∶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销管,由腱纤维鞘和脏滑膜鞘构成。分为腱纤维梢和腱滑膜销。
26.指爨间隙;在掌骨头处,掌腱膜深层的横行纤维与其向远端发出的4束纵行纤维之间,围成3个纤维间隙,称指璞间隙。是手掌、手背与手指的掌、背侧之间的通道。
27.指髓间隙∶又称指髓,位于各指远节指骨远侧45的皮肤和骨膜之间,有纤维隔连于皮肤和指深屈肌腱末端,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形成密闭的指髓间隙,内有丰富的脂指肪、血管和神经末梢。
28.终池∶在脊髓蛛网膜下隙下部的一个扩大的腔隙,位于脊髓咽锥下方,马尾的周围,隙内充满脑脊液,还有终丝和马尾,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人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29.肘后三角∶是指肘关节在屈肘为直角时,肢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尖端三者形成一个尖向远侧的等腰三角形。当肘关节伸直时,三点则在一条直线上。
.肘后窝∶肘关节伸直时,在尺骨鹰嘴、桡骨头和肱骨小头之间形成一个小的凹陷,称肘后窝。窝的深方恰对肱桡关节,并可触及桡骨头。可经此作肘关节穿刺,当肘关节积液时,此窝可因肿胀而消失。
22.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凹陷,尖指向远侧,底位于近侧。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
.蛛网膜下隙∶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脊膜(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隙内充满脑脊液,有脑神经根和脊神经根由隙内穿过,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主动脉弓土平第2胸椎,由膈左、右脚和脊柱围成,有主动脉、胸导管等通过。
.推动脉三角∶外侧界为前斜角肌,内侧界为颈长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尖向上方指向第6颈横突孔。
.撞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
.子宫阔韧带∶是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骧,由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向盆侧壁延伸而成。其上缘游离,内包输卵管。下缘和外侧缘连至盆壁移行于盆壁的腹膜。阔韧带前层覆盖子宫圆韧带,后层包被卵巢,两层问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星号∶是由跳骨、所骨及其连接共向构成的突向上方的弓状特构。具有弹性支操、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功能。
.左囔返神经;起始于主动脉弓前由迷走神经分出、绕主动脉弓下方,沿气管、食管间沟上行,在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部,前支分布于喉内的内收肌,后支分布于喉内的外展肌。
.左系膜赛;介于肠系膜根、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I3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的斜方形间隙,称左系膜窦,窦内感染时易蔓延入盆腔。
23坐骨大孔∶从骶骨外侧缘向坐骨结节和坐骨棘各发出一条韧带,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这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坐骨棘和坐骨结节国成坐骨大。小孔。
.坐骨肛门离∶又称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可下的锥形间隙。其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们的盆膈下筋膜;外侧壁的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品;后壁为臀大肌下缘及其访膜和深部的骶结节切带;窝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窝内脂肪的血供欠佳,由邻直肠和肛管,感染时容易形成脓肿或痿管。
.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骶结节韧带围成,其间通过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为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这些结构经坐骨小孔人坐骨肛管窝,分布于会阴部的结构。
.坐骨直肠离∶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尖由盆隔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形成,底为皮肤和浅筋膜,内侧壁为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及其盆膈下筋膜,外侧壁为坐骨结节、闭孔内肌及闭孔筋膜。
中会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