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备考关键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年3月22日8:00至年3月26日18:00资格审核:3月22日8:00至28日18:00准考证时间:4月15日8:00-18日18:00考试:年4月17日至年4月18日二次招录考试:5月15日距离考试还有42天第一部分《系统解剖学》50%
绪论
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
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肋的组成、形态结构;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
3.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腕骨、掌骨的位置、组成及形态;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位置及排列。
4.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脊柱的组成、椎骨间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骨性胸廓的组成、胸廓上、下口的形态及围成;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人体上、下肢六大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5.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及分类;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骨盆的组成与分部。
6.了解骨连结的分类;肋与脊柱及胸骨的连结;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桡尺连结;手其它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骶髂关节的构成;足弓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二章肌学
1.掌握颈浅肌群的主要作用、斜角肌间隙;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主要作用;膈的三个裂孔的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物;腹股沟三角的概念;三角肌的作用;臂肌、前臂肌的分群、层次及功能;臀大肌和髂腰肌的作用;大腿三群肌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各群肌的功能;小腿三群肌的位置及各群肌的功能。
2.熟悉咀嚼肌的名称;腹前外侧肌群的层次、形成结构、纤维方向和作用;腹直肌鞘的组成。
3.了解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肌的辅助装置结构特点与分布概况;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上肢带肌的位置、组成;手肌的分群、各肌的位置与作用;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组成和境界;足肌的分群、它们的位置及作用。
第二篇内脏学
第三章概述
1.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熟悉内脏的概念、内脏的范围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了解内脏系统间以及与身体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内脏的一般结构。
第四章消化系统
1.掌握咽峡的构成;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唾液腺的位置和导管开口部位;食管的起止、分段、位置及狭窄部位;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的形态、分部及位置;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肝蒂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囊三角的组成、胆总管的位置、开口及胆汁排出途径。
2.熟悉牙的形态结构、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舌的形态结构和粘膜特征;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咽壁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3.了解消化系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管的组成;食管壁、胃壁的结构;肝段的概念及肝的主要功能;胰的功能。
第五章呼吸系统
1.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分部、形态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分叶、肺根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及胸膜窦的位置,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纵隔的位置、境界和分部。
2.熟悉鼻腔的分部;声门裂的组成;气管的位置、紧邻;纵隔各部的结构。
3.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鼻的构成和形态、鼻腔粘膜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喉的组成及紧邻、喉的连接及喉肌;支气管树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第六章泌尿系统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被膜,肾蒂的组成、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输尿管的形态、分部、行径和狭窄的部位;膀胱的位置、形态,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位置。
2.熟悉肾的毗邻,肾的结构;输尿管的主要毗邻(特别是盆部)。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肾段的概念、肾的变异概况;膀胱壁的构造、位置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第七章生殖系统
1.掌握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输精管的分部和行径;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2.熟悉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精索的位置及组成;前列腺的分叶、被膜及年龄变化。
3.了解精囊腺的位置和形态;射精管的合成、行径和开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阴囊的形态和构造;阴茎的分部及构成、阴茎皮肤的特点。
4.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及固定装置;输卵管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固定装置;女性乳房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5.熟悉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阴道的位置、形态及阴道穹的毗邻。
6.了解卵巢的毗邻;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阴道前庭、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乳房的位置;会阴的界限和区分、会阴的概念;尿生殖三角的组成;肛提肌及尾骨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第八章腹膜
1.掌握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肝肾隐窝、直肠膀胱隐凹和直肠子宫隐凹的位置。
2.熟悉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肝、脾、胃韧带的位置、名称。
3.了解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功能;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腹膜腔的分区。
第三篇脉管学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心的位置、外形和心各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和重要分支;肺循环动脉的行径;体循环主要浅静脉起止、行径和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和属支,肝门静脉系结构特点及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部位和交通途径。
2.熟悉脉管系的组成;心血管系的组成;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体循环动脉的分支和分布;体循环静脉主要属支。
3.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和注入;心的体表投影;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的形态、位置;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体表投影;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及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和分布,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的行径;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起止和行径以及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骼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和行径。
第十章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局部淋巴的概念;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和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集范围;腋淋巴结分群、各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脾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下颌下、颏下、颈浅和颈深淋巴结群的位置;肺门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肺、食管、胃、肝、子宫、直肠、乳房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3.了解淋巴回流因素和淋巴侧支循环;头颈部淋巴结群的位置;上肢其它淋巴结的位置、锁骨下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胸壁和胸腔内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腰淋巴结、主动脉各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腰淋巴干和肠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髂外淋巴结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腘深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胸腺的形态和位置;脾的功能。
第四篇感觉器
第十一章视器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部的形态结构;眼球内容物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房水循环的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
2.熟悉结膜的形态及分布;泪器的组成、位置、形态和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终、行程和分支。
3.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眶脂体和眶筋膜;眼的静脉和神经。
第十二章前庭蜗器
1.掌握外耳道的形态、位置、分部;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鼓室六个壁主要结构;小儿咽鼓管的特点,骨迷路与膜迷路的分部;位觉和听觉感受器。
2.熟悉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鼓室六个壁交通。
3.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鼓室内结构,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声波的传导途径、内耳道。
第五篇神经系统
第十三章概述
1.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熟悉神经系统的区分。
3.了解神经元的分类和神经元胞体的基本结构及其突起;突独的结构和分类,神经胶质;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第十四章周围神经系统
1.掌握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主要皮支的行程分布;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12对脑神经的名称、顺序、附脑和进出颅的部位及性质、行程和分布;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2.熟悉周围神经的分部,脊神经的构成、区分;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及椎前节的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起源及分布概况;副交感神经低极中枢的部位及器官旁节的名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3.了解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脑神经的纤维成分;面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和机能概况,内脏神经的起始及分布概况、主要内脏神经丛的位置和分布。
第十五章中枢神经系统
1.掌握脊髓的外形及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主要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的位置和机能;脑干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丘脑腹后核的纤维联系;下丘脑的组成,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功能;端脑的分叶及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各机能区的位置和功能,基底核的位置和组成,内囊的位置、分部及通过的传导束。
2.熟悉灰质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的位置、机能;脑各部的区分;第四脑室脉络丛的组成和功能;脑干内脑神经核群的位置以及与脑神经的联系;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侧脑室的位置及交通。
3.了解脊髓灰质细胞构筑分层概念,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了解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小脑三对脚的名称、位置及纤维成分;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下丘脑的功能;大脑髓质的纤维分类,边缘系统。
第十六章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头面、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及粗触觉的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锥体束的组成、行程、位置、交叉及对运动性核团的支配。
2.熟悉骨骼肌随意运动上、下两级神经元管理的基本情况;锥体外系的组成及机能概念。
3.了解听、平衡觉的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传导通路。
第十七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掌握硬脊膜的附着、硬膜外隙的位置、交通情况与内容物;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行径及主要分支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其机能意义;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2.熟悉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形成物;蛛网膜下隙、小脑延髓池、终池位置及临床意义;小脑下后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分布范围。
3.了解脑的静脉;脊髓的血液供应来源;脑的屏障。
第十八章内分泌系统
1.掌握垂体的形态、位置和分叶;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3.了解胰岛、胸腺、性腺的形态和位置。
第二部分《诊断学》50%
一、绪论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诊断学的学习内容:病史采集、常见症状、体格检查、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与临床诊断思维。
二、常见症状及相关的问诊
(一)发热: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的各种病原体。
(2)非感染性发热的各种原因。
3、发热的临床分度。
4、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及临床意义。
5、发热的问诊要点。
(二)水肿
1、水肿的发生机制。
2、水肿的病因分类。
3、心原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4、水肿的问诊要点。
(三)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五大病因。
2、肺原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3、心原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4.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四)咯血与呕血
1、咯血的病因。
2、呕血的原因。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4、咯血与呕血的问诊要点。
(五)腹痛
1、腹痛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2、腹痛的常见病因。
3、腹痛的问诊要点。
(六)*疸
1、*疸的概念。
2、*疸的病因。
3、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瘀积性*疸鉴别。
4、*疸的问诊要点。
(七)咳嗽、咳痰
1、咳嗽与咳痰的原因。
2、咳嗽与咳痰的临床特点:
(1)咳嗽的性质、时间规律、音色;
(2)痰的性质和量。
3、咳嗽、咳痰的问诊要点。
(八)晕厥及意识障碍
1、晕厥及意识障碍的发病原因。
2、晕厥及意识障碍的可能机制及伴随症状。
3、晕厥、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
三、体格检查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
2、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
4、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
5、常见的意识障碍。
6、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步态、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7、皮肤的检查内容及蜘蛛痣的临床意义。
8、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二)头、颈部检查:
1、头颅外部一般检查。
2、颜面、眼、耳、鼻、口腮腺的检查。
3、颈部检查:
(1)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
(2)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
(3)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三)胸廓、肺部检查:
1、胸部常用的骨性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正常及胸廓畸形。
3、肺部的检查:
视诊: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改变的临床意义。
叩诊:
(1)叩诊的方法:间接与直接叩诊法。
(2)叩诊音的类型和特点(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3)肺界(包括肺尖部,肺下界)、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听诊:
(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特点及分布。
(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
(3)罗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
湿性罗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
干性罗音:高调干罗音、低调干罗音。
(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5、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
(四)心、血管的检查
1、心脏视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3、心脏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4、心脏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
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主动脉瓣区及肺动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
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传导方向及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
(6)心包摩擦音的特点、临床意义。
5、血管: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3)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4)血管杂音与周围血管征。
6、各种心瓣膜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五)腹部检查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的其他情况。
3、腹部触诊:
(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滑动触诊、深压触诊、浮沉触诊、钩指触诊)。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肝、胆、脾、肾、肿块的触诊;肝、脾肿大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4、腹部叩诊:
(1)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2)移动性浊音及液波震颤叩诊方法和临床意义。
5、腹部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6、腹部异常发现和鉴别:腹水、腹部肿块、肝肿大、脾肿大。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1、肛门、直肠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七)神经系统检查
1、脑神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运动功能检查:
(1)肌力的分级。
(2)肌张力的判断及意义。
(3)共济失调
3、感觉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4、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足跖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震挛。
(3)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查多克佂、戈登征、奥本海姆征。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京斯基征。
四、系统问诊及病历书写
一、问诊的内容:
1、一般项目2、主诉3、现病史4、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及生育史、月经、家族史。
2、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
二、病历书写
1、住院病历的格式及项目
2、主诉的定义和表达。
3、现病史包括的内容。
4、既往史的内容。
三、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
(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的内容和意义。
(三)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
参考书
1.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年/第3版.主编,于恩华.
2.诊断学
《诊断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3版.主编,熊正南.
针灸推拿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35%
绪论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以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一章阴阳五行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
2.掌握脏腑的生理特点,五脏的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3.熟悉六腑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点;
4.熟悉脑和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5.熟悉脏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1.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主要功能。
2.熟悉精、气、血、津液相互之间的关系。
3.了解精、气、血、津液常见的主要病理表现。
第四章经络学说
1.掌握经络的概念,十二经络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及分布规律。
2.熟悉十二经络的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生理功能。
第五章体质
1.掌握体质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2.熟悉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与形成因素。
3.了解体质的分类方法。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1.掌握六淫共同致病特点和各自的致病特点;
2.掌握疠气和七情内伤等病因的致病特点;
3.掌握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4.掌握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等基本病机。
5.熟悉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的致病特点和内生“五邪”的病机。
6.了解其他病因的致病特点。
第七章病机
1.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2.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3.掌握精虚、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4.内生“五邪”的病机;
5.熟悉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第八章防治原则
1.掌握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则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熟悉标本缓急、正治与反治等治则的应用规律。
3.了解中医学预防为主和疾病防变的思想。
第二部分《针灸学》65%
一、绪论
1.熟悉针灸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了解针灸学发展简史。
3.了解针灸学的对外传播。
上篇经络腧穴
第一章经络总论
1.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
2.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
3.了解经络的发现和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
1.掌握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
2.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3.熟悉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4.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1.掌握十二经脉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
2.掌握十二经脉的重点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刺灸方法;
3.掌握奇经八脉的重点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刺灸方法;
4.掌握重点经外奇穴的腧穴定位和主治、刺灸方法;
5.熟悉十二经脉的非重点腧穴的定位;
6.了解十二经脉的经脉病候和重点腧穴的命名意义。
7.了解十五络脉分布、穴名和病证。
8.了解十二经筋的分布部位和病证。
附件重点腧穴
1.手太阴肺经重点腧穴
(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重点腧穴
(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重点腧穴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重点腧穴
(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包)
5.手少阴心经重点腧穴
(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重点腧穴
(少泽、后溪、养老、支正、小海、肩贞、天宗、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重点腧穴
(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承扶、殷门、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金门、至阴)
8.足少阴肾经重点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
9.手厥阴心包经重点腧穴
(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重点腧穴
(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重点腧穴
(瞳子髎、听会、率谷、完骨、本神、阳白、风池、肩井、日月、带脉、居髎、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重点腧穴
(大敦、行间、太冲、曲泉、章门、期门)
13.督脉重点腧穴
(长强、腰阳关、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
14.任脉重点腧穴
(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15.重点经外穴
四神聪、太阳、耳尖、金津玉液、定喘、夹脊、腰奇、腰痛点、八邪、四缝、十宣、鹤顶、膝眼、胆囊、阑尾、八风
中篇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1.掌握常用针灸体位;
2.熟悉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
3.了解常用针灸器具和常规针灸治疗量。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1.掌握毫针基本操作技术、行针手法和毫针补泻手法;
2.熟悉毫针的选择、毫针刺法与练习和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3.掌握:灸法的作用和灸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4.熟悉灸感及灸法补泻、施灸的先后顺序和施灸的注意事;
5.掌握罐的吸附方法、拔罐的操作方法;
6.熟悉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起罐的方法和拔罐的注意事项;
7.掌握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电针法的操作方法;
8.熟悉头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9.了解火针法、针刀疗法、皮内针法、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贴敷法;
10.了解耳针法耳穴的部位和主治和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下篇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和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2.熟悉针灸治疗作用和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熟悉针灸治病特点和针灸处方。
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第一节内科病证
1.掌握头痛、眩晕、中风、哮喘、胃痛、腹痛、泄泻、癃闭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面瘫、痿证、心悸、痹证、咳嗽、不寐、呕吐、便秘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感冒、郁证癫狂、痫病、痴呆、颤证、消渴、胁痛、呃逆、痢疾、阳痿、遗精、疟疾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二节妇儿科病证
1.掌握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经闭、带下病、小儿惊风、小儿食积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崩漏、不孕、胎位不正、滞产、乳少、小儿脑性瘫痪、小儿多动症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三节皮外伤科病证
1.掌握隐疹、蛇串疮、项痹、落枕、肩痹、腰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湿疹、痤疮、臂丛神经痛、肘劳、腱鞘囊肿、腱鞘炎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扁平疣、神经性皮炎、斑秃、疔疮、丹*、痄腮、乳痈、乳癖、肠痈、痔疮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四节五官科病证
1.掌握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牙痛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鼻渊、咽喉肿痛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麦粒肿、近视、鼻衄、口疮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五节急症
1.掌握晕厥、高热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内脏绞痛、抽搐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虚脱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六节其他病证
1.掌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2.熟悉肥胖症的辩证要点和针灸基本治疗。
3.了解戒断综合征、衰老、肿瘤、美容的针灸基本治疗。
第八章针灸研究进展
1.了解针灸临床研究和针灸实验研究
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1,第十版.主编,王键.
2.《针灸学》(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1,第十版.主编,梁繁荣,王华.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系统解剖学》50%
绪论
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
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肋的组成、形态结构;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
3.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腕骨、掌骨的位置、组成及形态;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位置及排列。
4.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脊柱的组成、椎骨间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骨性胸廓的组成、胸廓上、下口的形态及围成;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人体上、下肢六大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5.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及分类;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骨盆的组成与分部。
6.了解骨连结的分类:肋与脊柱及胸骨的连结;颅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桡尺连结;手其它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骶髂关节的构成;足弓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二章肌学
1.掌握颈浅肌群的主要作用、斜角肌间隙;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主要作用;膈的三个裂孔的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物;腹股沟三角的概念;三角肌的作用;臂肌、前臂肌的分群、层次及功能;臀大肌和髂腰肌的作用;大腿三群肌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各群肌的功能;小腿三群肌的位置及各群肌的功能。
2.熟悉咀嚼肌的名称;腹前外侧肌群的层次、形成结构、纤维方向和作用;腹直肌鞘的组成。
3.了解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肌的辅助装置结构特点与分布概况;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上肢带肌的位置、组成;手肌的分群、各肌的位置与作用;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组成和境界;足肌的分群、它们的位置及作用。
第二篇内脏学
第三章概述
1.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熟悉内脏的概念、内脏的范围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了解内脏系统间以及与身体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内脏的一般结构。
第四章消化系统
1.掌握咽峡的构成;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唾液腺的位置和导管开口部位;食管的起止、分段、位置及狭窄部位;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的形态、分部及位置;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肝蒂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囊三角的组成、胆总管的位置、开口及胆汁排出途径。
2.熟悉牙的形态结构、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舌的形态结构和粘膜特征;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咽壁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3.了解消化系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管的组成;食管壁、胃壁的结构;肝段的概念及肝的主要功能;胰的功能。
第五章呼吸系统
1.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分部、形态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分叶、肺根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及胸膜窦的位置,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纵隔的位置、境界和分部。
2.熟悉鼻腔的分部;声门裂的组成;气管的位置、紧邻;纵隔各部的结构。
3.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鼻的构成和形态、鼻腔粘膜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喉的组成及紧邻、喉的连接及喉肌;支气管树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第六章泌尿系统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被膜,肾蒂的组成、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输尿管的形态、分部、行径和狭窄的部位;膀胱的位置、形态,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位置。
2.熟悉肾的毗邻,肾的结构;输尿管的主要毗邻(特别是盆部)。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肾段的概念、肾的变异概况;膀胱壁的构造、位置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第七章生殖系统
1.掌握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输精管的分部和行径;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及主要毗邻;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2.熟悉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精索的位置及组成;前列腺的分叶、被膜及年龄变化。
3.了解精囊腺的位置和形态;射精管的合成、行径和开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阴囊的形态和构造;阴茎的分部及构成、阴茎皮肤的特点。
4.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及固定装置;输卵管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固定装置;女性乳房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5.熟悉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阴道的位置、形态及阴道穹的毗邻。
6.了解卵巢的毗邻;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阴道前庭、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乳房的位置;会阴的界限和区分、会阴的概念;尿生殖三角的组成;肛提肌及尾骨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第八章腹膜
1.掌握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肝肾隐窝、直肠膀胱隐凹和直肠子宫隐凹的位置。
2.熟悉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肝、脾、胃韧带的位置、名称。
3.了解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功能;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腹膜腔的分区。
第三篇脉管学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心的位置、外形和心各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和重要分支;肺循环动脉的行径;体循环主要浅静脉起止、行径和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和属支,肝门静脉系结构特点及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部位和交通途径。
2.熟悉脉管系的组成;心血管系的组成;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体循环动脉的分支和分布;体循环静脉主要属支。
3.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和注入;心的体表投影;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的形态、位置;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体表投影;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及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和分布,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的行径;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起止和行径以及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骼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和行径。
第十章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局部淋巴的概念;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和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集范围;腋淋巴结分群、各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脾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下颌下、颏下、颈浅和颈深淋巴结群的位置;肺门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肺、食管、胃、肝、子宫、直肠、乳房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3.了解淋巴回流因素和淋巴侧支循环;头颈部淋巴结群的位置;上肢其它淋巴结的位置、锁骨下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胸壁和胸腔内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腰淋巴结、主动脉各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腰淋巴干和肠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髂外淋巴结群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腘深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脾的功能。
第四篇感觉器
第十一章视器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部的形态结构;眼球内容物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房水循环的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
2.熟悉结膜的形态及分布;泪器的组成、位置、形态和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终、行程和分支。
3.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眶脂体和眶筋膜;眼的静脉和神经。
第十二章前庭蜗器
1.掌握外耳道的形态、位置、分部;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鼓室六个壁主要结构;小儿咽鼓管的特点,骨迷路与膜迷路的分部;位觉和听觉感受器。
2.熟悉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鼓室六个壁交通。
3.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鼓室内结构,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声波的传导途径、内耳道。
第五篇神经系统
第十三章概述
1.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熟悉神经系统的区分。
3.了解神经元的分类和神经元胞体的基本结构及其突起;突独的结构和分类,神经胶质;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第十四章周围神经系统
1.掌握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主要皮支的行程分布;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12对脑神经的名称、顺序、附脑和进出颅的部位及性质、行程和分布;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2.熟悉周围神经的分部,脊神经的构成、区分;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及椎前节的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起源及分布概况;副交感神经低极中枢的部位及器官旁节的名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3.了解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脑神经的纤维成分;面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和机能概况,内脏神经的起始及分布概况、主要内脏神经丛的位置和分布。
第十五章中枢神经系统
1.掌握脊髓的外形及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主要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的位置和机能;脑干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丘脑腹后核的纤维联系;下丘脑的组成,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功能;端脑的分叶及主要沟回,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各机能区的位置和功能,基底核的位置和组成,内囊的位置、分部及通过的传导束。
2.熟悉灰质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的位置、机能;脑各部的区分;第四脑室脉络丛的组成和功能;脑干内脑神经核群的位置以及与脑神经的联系;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侧脑室的位置及交通。
3.了解脊髓灰质细胞构筑分层概念,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了解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小脑三对脚的名称、位置及纤维成分;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下丘脑的功能;大脑髓质的纤维分类,边缘系统。
第十六章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头面、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及粗触觉的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锥体束的组成、行程、位置、交叉及对运动性核团的支配。
2.熟悉骨骼肌随意运动上、下两级神经元管理的基本情况;锥体外系的组成及机能概念。
3.了解听、平衡觉的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传导通路。
第十七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掌握硬脊膜的附着、硬膜外隙的位置、交通情况与内容物;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行径及主要分支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其机能意义;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2.熟悉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形成物;蛛网膜下隙、小脑延髓池、终池位置及临床意义;小脑下后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分布范围。
3.了解脑的静脉;脊髓的血液供应来源;脑的屏障。
第十八章内分泌系统
1.掌握垂体的形态、位置和分叶;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
3.了解胰岛、胸腺、性腺的形态和位置。
第二部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50%
第一章绪论
掌握:X线、CT、MRI等影像检查技术应用及其特点。
熟悉: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及基本定义。
了解:影像技术发展史及新技术应用。
1.1X线检查技术的应用
(1)普通检查
(2)造影检查
1.2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应用
(1)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分类及概念
(2)CR检查方法的优点及局限
(3)DR检查方法的优点及局限
(4)DSA检查方法的优点及局限
1.3CT检查技术的应用
1.4MRI检查的应用
1.5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1)检查技术选择的原则
(2)检查技术选择方法
第二章X线摄影条件
掌握:X线感光效应基本概念、影响感光效应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优质X线片基本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熟悉:CR、DR曝光条件的制定和应用方法、数字片X线摄影条件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变动管电压法、固定管电压法、摄影条件规范化
2.1感光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管电压与管电流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滤线栅的应用
(3)照射野的应用
(4)摄影距离的应用
(5)其它
2.2摄影条件表
⑴变动管电压法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⑵固定管电压法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第三章X线摄影体位和摄影方向
掌握: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基本体位;常见体表定位点、定位线,X线照片标记内容、方法。
熟悉:解剖学姿势、基准轴线、基准面、解剖学方位及关节运动等基本概念。
了解:X线摄影体位命名方法及其它摄影基本知识。
3.1解剖学姿势和基准轴线、面
(1)解剖学姿势概念
(2)基准轴线与面的概念
(3)解剖学方位
(4)关节运动
3.2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1)X线摄影方向
(2)X线摄影体位
3.3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1)四肢摄影方向
(2)胸部体表定为标志
(3)腹部体表定为标志
脊柱体表定为标志
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3.4X线照片标记
(1)标记内容
(2)标记方法
(3)标记原则
第四章X线常规检查技术
掌握:上肢、下肢、头颅、脊柱、骨盆、胸廊X线摄影的各位置的要领、特点和显示内容;掌握急诊X线摄影原则、注意事项。
熟悉:其它部位的X线摄影、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摄影中应用。
了解:了解X线常规检查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各部位解剖结构。
4.1骨骼系统摄影
(1)上肢摄影体位、中心线、显示部位及用途
(2)下肢摄影解剖及位置
(3)头颅摄影解剖及位置
(4)脊柱摄影解剖及位置
(5)骨盆摄影解剖及位置
(6)胸廓摄影解剖及位置
4.2其它系统摄影
(1)呼吸系统摄影体位、中心线、显示部位及用途
(2)消化系统摄影解剖及位置
(3)循环系统摄影解剖及位置
(4)泌尿系统摄影解剖及位置
4.3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
4.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摄影中应用
第五章乳腺X线检查技术
掌握:乳腺摄影注意事项;掌握乳腺内外斜位、头尾位、侧位摄影体位和意义。
熟悉:定点压迫摄影、放大摄影、人工(植入体)乳腺摄影、乳腺导管造影摄影技术;熟悉乳腺数字X线摄影特殊技术;熟悉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
了解:乳腺X线检查的原理和基本设备。
5.1概论
5.2乳腺摄影位置
5.3其他摄影技术
5.4乳腺数字X线摄影
5.5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
第六章X线造影检查技术
掌握:对比剂的分类和引入人体的方法;离子型对比剂与非离子型对比剂的特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减影程序与临床应用;静脉肾盂造影的术前准备、检查技术与摄影方法。
熟悉:碘剂过敏试验方法、造影检查中的意外及常见表现的处理和胃及十二指肠造影的检查过程。
了解: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造影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摄影方法。
6.1对比剂分类及概念
(1)阴性对比剂
(2)阳性对比剂
6.2药敏试验及造影中意外和急救
(1)药敏试验
(2)造影中意外和急救
6.3造影检查技术
(1)循环系统造影检查
(2)消化系统造影检查
(3)泌尿生殖系统造影检查
第七章照片冲洗及打印技术
掌握:显影和定影的概念、原理及操作;自动冲洗套药的组成及作用;湿式和干式打印技术的操作。
熟悉:湿式和干式打印机的性能及相关参数。
了解: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组成、各成份的作用及配制方法;PQ型
和MQ型显影液的特点;干式打印机的特点。
7.1胶片感光原理
(1)潜影的形成
(2)互易律失效
(3)反转现象
(4)光化学反应
7.2显影技术
(1)显影液的组成
(2)显影液的种类
(3)显影操作及注意事项
(4)显影反应与机理
(5)显影过程
7.3显影后处理技术
(1)中间处理
(2)定影及操作技术
(3)水洗与干燥
7.4数字影像打印技术
第八章CT检查技术
掌握:CT图像的特点与CT检查的基本参数;掌握CT检查在人体常用部位的技术参数、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原则。
熟悉:CT检查前准备与CT检查适应症;熟悉CT平扫与增强方法。螺旋CT结构与常用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了解:CT检查技术与常规X线检查技术的异同。
8.1数字化图像的显示及特点
(1)图像的显示技术
(2)图像的特点
8.2CT检查前准备和检查步骤
8.3CT检查技术参数
(1)扫描类型
(2)曝光条件
(3)视野
(4)矩阵
(5)层厚
(6)层距
8.4CT检查方法
(1)普通扫描
(2)特殊检查方法
第九章MRI检查技术
掌握:MR检查的禁忌证、各部位MRI检查操作步骤、MR血管成像和MR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熟悉:MR成像基本参数、常用脉冲序列组成、脉冲序列特点、脉冲序列的临床应用、影响MR图像质量的参数、成像参数的选择及MR检查方法和MR对比剂及临床应用、MRI检查特点、扫描前的准备。
了解:MR扫描的适应证、伪影。
9.1成像参数的选择
(1)与成像质量有关的成像参数:SNR、CNR、空间分辨率、扫描时间。
(2)成像参数的选择
9.2常用脉冲序列及其应用
(1)SE脉冲序列:常规SE脉冲序列、FSE脉冲序列。
(2)IR脉冲序列
(3)GRE脉冲序列:常规GRE脉冲序列、SSFP、快速GRF成像序列、EPI。
9.3MRI检查的优缺点及伪影
(1)MRI检查的优点
(2)MRI检查的缺点
(3)MRI检查伪影的产生及补偿
9.4MRI检查操作步骤及临床应用
(1)扫描原则
(2)颅脑MR检查技术
(3)脊椎与脊髓的MR检查
(4)腹部MR检查
(5)盆腔MR检查
(6)MR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7)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和QM、TQM的内涵。
熟悉:放射诊断影像质量评价。
了解:影像质量管理应用。
10.1放射质量管理活动程序及流程
10.2放射诊断质量评价方法
(1)主观评价法(ROC曲线评价法、分辨力评价法)
(2)客观评价法(MTF、RMS、WS、NEQ、DQE)
(3)综合评价法
参考书
1.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年/第3版.主编,于恩华.
2.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年07月/第3版.主编,李萌.
兰州文理学院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年兰州城市学院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专业考试大纲汇总
甘肃中医药大学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简章及专业课考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重磅: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公共课考试大纲
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进程表与考场编排说明、考场安排!
已有+升本人领取的课程,速来领取!(限时1元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