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这个号主要用来存放小陈自己的一些bilibala的东西。
这篇是一份极具个人特色的记忆点复盘,具有个体差异性
因为是个人向,所以制作比较粗糙
有需要的xdjm也可以看看
内容如有误,欢迎指出
第一章绪论
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贯彻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故又称显微解剖学
名称
分辨率
放大倍数
标本制作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
0.2μm
切片法和非切片法
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0.1-0.2nm
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
必须制备超薄切片(50-70nm)
用重金属盐醋酸铀和柠檬酸铅
扫描电子显微镜
6-10nm
样品表面的立体构象
切片法:(石蜡切片法最常用)
取材—固定(甲醛乙醇)—脱水—包埋—切片(5-10μm)—染色—脱蜡—染色—镜下观察
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
苏木精:碱性蓝紫色
伊红:酸性红色
嗜碱性
对碱性染料亲和力强的性质,可被苏木精染成蓝紫色
嗜酸性
对酸性染料亲和力强的性质,可被伊红染成红色
中性
与两种染液亲和力都不强
嗜铬性
经重铬酸盐处理,呈棕褐色
亲银性
经硝酸银处理呈黑色
嗜银性
需以硝酸银配合还原剂处理方显黑色
异染性
甲苯胺蓝可将肥大细胞染成紫红色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利用物理或化学反应原理显示组织和细胞内某些成分
类别
反应
原理
其他
糖类
过碘酸希夫反应PAS
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糖形成醛基;醛基与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沉淀反应物
PAS反应阳性—存在多糖和蛋白多糖
酶类
酶对其底物的水解,氧化形成产物与捕捉剂反应
脂质
苏丹、油红O等脂溶性染料
核酸
福尔根反应
稀盐酸打开脱氧核糖与嘌呤碱的连接暴露醛基+希夫试剂—呈紫红色
免疫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
可用于检测组织和细胞内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核酸分子
名词解释:
HE染色:是指用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对组织进行的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将细胞质染成红色。HE染色是组织学最常规的染色方法。
PAS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是显示聚糖和糖蛋白的组织化学反应,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与无色的品红硫酸复合物反应,形成最终产物为紫红色沉淀。
错题:
体外培养的未经染色的活细胞观察首选的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
*倒置相差显微镜用于观察贴附于培养瓶壁的活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对组织进行多重荧光染色、检测离子浓度、检测活细胞pH等
*透射电子显微镜标本需要取更小的组织块(1mm3以内),用戊二醛与锇酸两次固定,脱水后树脂包埋,用超薄切片机制备超薄切片(50-80nm),再经醋酸铀或柠檬酸铅染色
第二章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构成:由众多排列紧密度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1.细胞多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2.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侧面)
3.一般无血管
4.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5.有基膜
极性:组织、细胞或某种结构的两端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异
体内还有少量具有感受特殊刺激的感觉上皮和具有收缩功能的肌上皮
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类
形状
分布☆☆☆
特点
其他
单层扁平
表面看,呈不规则多边形,胞核居中,相邻细胞连接紧密,呈锯齿状镶嵌;从表面看,细胞扁平,胞核呈扁椭圆形,核周胞质很薄,只有含核部分略厚
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肺泡、肾小囊
间皮:衬于胸膜、心包膜和腹膜
单层立方
近似立方形,表面上看,细胞多呈六角形;侧面看,细胞呈立方形,胞核圆,居中;游离面常有微绒毛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上皮和一些外分泌腺细胞及其小导管
细胞多具有分泌和吸收作用
单层柱状
一层柱状细胞,表面上看,细胞多呈六角形;侧面看,细胞呈柱状,细胞游离面常见微绒毛,胞核为卵圆形,靠近细胞基底部,与细胞长轴平行,有杯状细胞
分布于胃肠黏膜、肾集合小管、胆囊、子宫黏膜等处
吸收或分泌、保护
杯状细胞为单细胞腺,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顶部胞质充满分泌颗粒,颗粒富含黏蛋白(又称黏原颗粒),黏蛋白与水结合形成黏液,润滑和保护
假复层纤毛柱状
由4种细胞组成:柱状、梭形、杯状、锥体形。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这些细胞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所有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
分布在呼吸管道黏膜
保护和分泌
复层扁平
由多层细胞组成。靠近表层的细胞形态扁平,中间为数层多角形细胞,基底层细胞呈矮柱状。基底层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新生细胞不断向浅层移动。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的连接凹凸不平,扩大了两者的接触面,加强了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利于营养供应
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
角化:皮肤表皮
主要是起保护作用,具有耐摩擦和组织异物侵入等作用,受伤后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复层柱状
多层细胞组成,最表层为一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深层为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
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处
保护
变移上皮
移行上皮,由表层、中间层、基底层细胞组成。表层细胞较大,胞质丰富,核大着色浅,常见双核,称盖细胞
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等处
细胞的形态和层数随所在器官的收缩和扩张而变化
膀胱充盈:上皮薄,层数少,盖细胞呈扁梭形
膀胱空虚:上皮厚,层数多,盖细胞呈立方形
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或结构
腺细胞的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汗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的线,分泌物进入血液或淋巴后运到相应部位
外分泌腺分类: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单细胞多细胞腺/单腺多腺(是否有分支)/管状腺泡状腺管泡状腺/黏液腺浆液腺混合腺
结构:
1.分泌部:单层腺细胞围成中央为腺腔(分泌物腺排入腺腔,后经导管排出)
分布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腺细胞主要分为:
类别
功能
浆液细胞
锥体形,核圆,靠近细胞基底部,胞质顶部含有较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
胞质富含粗面内质网,故嗜碱性强
属于蛋白质分泌细胞,主要分泌酶类;组成浆液性腺泡和浆液性腺
黏液细胞
锥体形,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HE染色物多被溶解,故着色浅。核周少量胞质呈嗜碱性染色,胞质呈泡沫或空泡状。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基底部少量粗面内质网。
分泌黏液,组成黏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杯状细胞是散着分布的黏液性细胞
混合腺泡: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共同组成。
多以黏液细胞为主,浆液细胞常位于腺泡底部,并包绕着黏液细胞,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称浆半月。
混合腺:同时含有浆液腺泡、黏液腺泡和混合腺泡的腺
导管: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与分泌部相连,腺体分泌物经导管排出体外或器官腔内。
少数导管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水及电解质的功能。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游离面:
微绒毛:直径约0.1μm,光镜下无法辨认。微绒毛表面为细胞膜,内部胞质中含许多纵行微丝,其上端附着于微绒毛顶部,下端与细胞质内微丝相连,构成终末网。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其滑动可使微绒毛产生伸缩活动。长短由种类决定,有吸收功能的常有长而密集的微绒毛。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即为电镜下的微绒毛
作用: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纤毛:较微绒毛粗而长,长5-10μm,直径0.3-0.5μm。电镜下,每根纤毛均含有排列有序的纵行微管,中央为两根单独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每根纤毛的基部都有一个基体它能控制和调节纤毛的活动。
作用:节律性定向摆动
侧面:
类别
形态
分布
作用
紧密连接
(闭锁小带)
电镜下,紧密连接呈带状环绕细胞顶部四周,此处相邻细胞的膜外层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紧密连接的质膜融合处,镶嵌蛋白颗粒紧密黏着。
几乎存在于各类上皮内,以小肠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较为典型
起到了增强上皮屏障的作用,可以防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间隙。
中间连接
(黏着小带)
电镜下连接处的细胞间隙15-20nm,其中充满细丝状物;相对应的胞质内侧有微丝附着并交织成终末网。
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加强细胞间的黏着,参与构成细胞间的骨架,以及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的收缩力。
桥粒
(黏着斑)
大小不等,呈斑状,是一种最牢固的连接结构。电镜下可见连接区相邻细胞间隙宽20-30nm,内含丝状物,中央有电子密度较高的致密层。相邻细胞膜内侧各有一较厚的附着板,胞质中张力细丝附着于板上
常存在于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
缝隙连接
(通讯连接)
电镜下,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有大量连接小体,后者构成缝隙连接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圆柱形的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一直径2nm的中央小管,相邻细胞借中央小管互通
实现细胞间的离子交换和信息传递
存在以上2个获益上的细胞连接,称为连接复合体
细胞连接作用:除了使细胞彼此不易分离,防止细胞外物质传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之外,有的还是细胞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通道,使细胞交换化学信息和电偶联。
基底面:
基膜:位于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的基膜较厚光镜下可见为以均质状薄膜,HE染色为粉红色
电镜下:基板+网板
基板: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厚50-nm,是直径3-4nm细丝交织成的密网和富有黏多糖的无定形基质组成
网板:由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位于基板下方,由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功能: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是一种半透膜,利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质膜向基部胞质反复内褶形成的
电镜下长短不一,与细胞基底面垂直,排列紧密;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排列的线粒体。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参与离子和水的主动转运。
半桥粒:桥粒的一半,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
功能:使上皮细胞保持与基膜的牢固连接。
名词解释:
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从上皮的垂直切面观察,细胞扁薄,胞质很少,只有含核的部分略厚。内皮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细胞成团、索状或围成滤泡状排列,其分泌物排至细胞周围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而运至靶细胞和靶器官发挥调节作用,故内分泌腺的血管分布都很丰富,且毛细血管多为血窦或有孔型。其分泌物的量很少,但活性很强,统称为激素。如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
质膜内褶:多位于细胞的基底部,是细胞膜向细胞质内折叠形成的许多内褶,长短不一,内褶的细胞质内常含有线粒体。此结构的功能是增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电镜下表面为细胞膜,细胞质内周边含9组二联微管,中央为两条单微管,具有定向摆动的能力,可将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质定向推送。
基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膜状结构,不同类型上皮中厚薄不一。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两层,二者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膜具有支持连接作用,同时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
微绒毛:是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共同突向腔面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常见与上皮细胞游离面,其他组织的有些细胞也有微绒毛。微绒毛的意义是扩大细胞表面积,微绒毛内有许多纵行的微丝(肌动蛋白丝),可使微绒毛适当地伸长或缩短,适应细胞的功能。
桥粒:呈斑状或纽扣状,大小不等,位于黏着小带的深部,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连接方式。桥粒位于细胞之间,连接处细胞间隙较宽,其中充满丝状物,并在中间密集交叉组成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面有电子致密物质形成的桥粒斑,胞质内的张力丝深入附着板,复而折回细胞质。桥粒是上皮细胞间较为牢固的连接,故多见于易受机械刺激或摩擦的部位,如皮肤,食管等。
错题:*肠道单层柱状上皮中,仅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纹状缘,杯状游离面无
*一般纤毛与微绒毛表面均有细胞膜
*胆囊不属于腺体,它只是存储胆汁的中空性器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