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6月2日讯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重因素,患者王女士(化姓)食管发生病变导致狭窄,连米饭都无法下咽,医院后未有改善,患者只能靠喝汤维持生命。医院,专家团队联手,破解胸腔粘连问题后,用患者的胃塑形成新的食管,让胃“身兼两职”,患者可以顺利进食。
53岁的王女士家住*陂,大约两个月前,她出现腰痛、胸痛问题,吃饭也难以下咽。王女士忙着带孙子,以为是劳累所致,没有太在意,直到一粒米都无法下咽,靠喝米汤维持,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家人带她医院,检查发现其腰椎感染,严重到翻个身都可能骨折的程度。更可怕的是,其胸腔内有严重的炎症,形成粘连,让胸腔内各器官,包括食管都黏在一起,手术操作难度可见一斑。同时,食管发生癌变的部位在中上段,就在心脏大血管旁,手术风险更是不言而喻。
王女士被医院。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唯一的主任委员徐海洋教授接诊,他也被誉为省内食管癌手术“第一刀”,经过综合评估,他认为,可进行食管癌及结核性胸膜炎的手术治疗。
徐海洋介绍,用专业的手术台将患者固定,通过手术台的翻转,代替患者术中的体位翻转,消除了术中腰椎骨折的风险。
在中部地区,该院外科最早掌握了以单孔胸腔镜手术解决结核性胸膜炎的成熟技术,该团队被誉为这一领域的“中部第一刀”。借助这一技术,徐海洋和助手盛健、徐风一起花费4小时,把胸腔组织间混乱如麻的粘连一一处理。
徐海洋教授(右三)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医院供图
徐海洋的主攻领域为食管癌,术中,他发现,在患者食管中上段,有一段长约5厘米的食管几近堵死。通过在颈部、胸腔、腹腔3个地方打开的微小切口,顺利将这段“问题食管”切除。
少了食管,如何把食物送进胃里?“胃就像气球,有着超强的可塑性”,徐海洋团队将患者胃部从口袋状改成管状,之后,通过牵拉,与剩余食管连接。术后,患者饭量虽然略有减少,但通过少吃多餐,可以满足身体需要。术后,王女士恢复良好,预计6月初就可正常进食。
徐海洋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一类型手术全省罕见,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尖端技术联合应用,包括术中的麻醉技术、单孔胸腔镜技术、食管癌治疗技术、结核控制技术等。
徐海洋提醒,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他注意到,食道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着高度关联,患者通常有偏爱腌制食品,吃得太咸、太烫、太硬等不良饮食习惯,此外,该病还显示出家族遗传关联性,大家注意提高警惕。(通讯员武飞萱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