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陈伟然文段晋哲图
胸外科医生李向楠的背包里,总少不了两个物件:护腰和润喉糖。长期站立手术让腰椎早已落下病患,每天不停歇地与患者沟通让嗓子经常干哑。这就是真实的《外科风云》,没有英俊潇洒的装束,只有一双救死扶伤医者手和一颗含辛茹苦赤子心。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西方国家20余倍,我国食管癌病人占全世界食管癌总数一半以上。手术是治疗食管癌最重要的手段,是食管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但能根治性切除癌肿,并且能解决进食问题。而决定食管癌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术后吻合口瘘。
郑大一附院胸外科主任李向楠在国内首次提出“梭形管胃”概念,用来改进胸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目前,“梭形管胃”运用到近例食管癌手术中,极大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在工作上披荆斩棘的李向楠,攻破了不少医科难题,而面对家庭,他也有一筹莫展的时候。
(手术做到深夜,疲惫的李向楠就在办公室和衣而卧)
“我都上学6年了,你现在才想起来管我?”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质问,李向楠才意识到:如果不是马上要小升初考试,他可能还是抽不出时间辅导儿子的功课。
(一场手术下来,小小的踏板要被踩上几千次)
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到底有多忙?这得从李向楠的腰说起。从医几十年,李向楠自己早已经忘记做过多少台手术,但从腰椎上时不时传来疼痛,却始终提醒着他。因为做手术必须长时间站立,并且需要踩动踏板来操作手术仪器。一场手术下来,至少需要站立几个小时,小小的踏板要被踩动上千次,而像这样的手术,李向楠每周就要做十几台。长此以往,李向楠的腰椎难免会出现问题,护腰就成了他每天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
(长期站姿做手术和踩踏板让李向楠的腰椎出现了严重问题)
(李主任(右)对于病例样本和数据库建设一直很重视,认为想要不断进步就要把基础打扎实)
请假去治疗腰椎?怕是时间上不允许。现如今,医学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之快,需要医生时时刻刻进行学习。以胸科手术为例,从“开大刀手术”到“三孔微创手术”的普及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而从“三孔微创手术”到“两孔微创手术”,再到“一孔微创手术”,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为此,李向楠熬夜在家研究资料、外出学习讲座,不停学习早已占满了他的所有业余时间。
(查完病房后,在前往手术室短短几分钟的路上,李主任还要通过电话处理科里事物)
而李向楠除了医生这个身份之外,还是一名科室主任,带领团队共同进步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外科医生区别与内科医生,无法“单兵作战”,必须要有团队配合。就比如微创手术,在手术之前必须要画出类似“3D效果图”一样的三维重建,而这张图就相当于医生在手术时的“地图”,如果助手跟不上,整台手术也无法顺利完成。为了带领团队共同进步,李向楠不仅将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倾囊相授,还经常为年轻医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
(查完病房后许多患者家属会咨询李主任)
医生除了帮助患者解除身体上的疼痛,还要帮助患者和家属消除心理上的疑虑,也就是把“患者当亲人”。这句话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当你每天要面对几百位病人和家属,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巡诊结束,李向楠总会被患者家属围起来询问病情,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家属,李向楠总会一个一个耐心地解答,经常是说了一上午的话,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在生命科学领域,只有尽力,没有完美。”这是电视剧《外科风云》中的一段话。天下虽无完美之事,而像李向楠这样的外科医生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艰辛,去换来病患的康复与健康,这份赤诚之心,其实已是一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