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血管通路被称为尿*症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最常用血管通路,如何使内瘘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是关系到患者生存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更好地保护和使用自身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术后维护
首先,术后24小时内正确护理。术后患者的术肢必须保持比较正常、放松的姿势。要求肢体尽量放平,不能扭曲,更不能弯屈,可以抬高30°以保证血液回流;每时每刻要观察内瘘的情况,包括内瘘的杂音、内瘘的震颤是不是正常,有没有术后出血、血肿形成等;术后2~3天更换手术敷料一次,在更换敷料的时候不要过紧,注意不要用绷带连续缠绕包扎,不要将胶布粘接成环状,以免压迫瘘口,导致内瘘闭塞。
手术后伤口14天拆线,拆线前手指关节、腕关节禁止做剧烈运动,以防瘘口出血;防止伤口沾水。拆线后进行功能锻炼,促成瘘成熟,如握拳、捏橡胶球或专用的握力器等,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每天检查内瘘口是否通畅。
术后可以服用潘生丁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预防血栓形成。包扎伤口辅料不可过紧,衣袖要宽松。
专家建议最好在术后8~12周以后开始穿刺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特殊情况也要至少1个月内瘘成熟后开始穿刺。过早使用内瘘会导致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缩短使用寿命。而适当的延长内瘘由造瘘到首次穿刺使用的时间,可延迟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日常维护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有内瘘的肢体,不要过度用力、不要受压、不要穿紧身衣、不要用它做血压测量,还要避免内瘘侧侧卧位;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到身体下面或枕头下面;平卧时内瘘侧肢体放到身体侧面,可在手掌下垫一枕头,使手部高于上臂,手术切口向上;直立时内瘘侧肢体可自然弯屈放到腹部;同时要自己学会触摸内瘘,判断内瘘能否继续使用,如震颤,要学会自己触摸震颤,触摸动脉的搏动,一旦发现震颤或搏动减弱,或者没有震颤,医院就诊。所以患者手术出院后即可考虑购买听诊器,方便自查内瘘情况;另外,如需要体检或治疗时,应注意建瘘的手不能持重物、打针、输液、抽血、量血压;也可以定期外用喜辽妥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及血管硬化,促进正常结缔组织的再生。
内瘘开始使用后,除了上述注意事项意外,还需要注意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将造瘘侧手臂彻底清洗干净,首次穿刺后护士会协助压迫止血,十到十五分钟后松开,松开后再观察五分钟,没有出血后方可离开。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应避免接触到水,避免感染和出血,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内瘘侧肢体要注意保暖,如皮肤瘙痒不要抓挠,防止皮肤破溃造成感染。
保持理想的血压水平也是内瘘维护的要求之一。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内瘘血流量较小、血流速度减慢,形成内瘘血栓甚至内瘘闭塞。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引发血栓形成、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假性动脉瘤形成及内瘘血管硬化等,最终导致内瘘失效。另外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均对血管有不良影响,所以,尿*症血液透析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医嘱治疗、用药,全方位保护内瘘。
动静脉内瘘肢体锻炼
任何时候内瘘肢体的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促进内瘘血管的成熟、改善内瘘血管流量。
★方法一
术后2小时:伤口无渗血、无感染,轻抬前臂上举运动50次,每2小时重复一次。
术后24小时:前臂与上臂呈60度上下轻摆动,做轻微运动次,每2小时重复一次。
术后10天:拆线后伤口愈合,前臂与上臂呈60度上下用力摆动,做握拳运动次,每4小时重复一次,必要时阻断血管,促进“瘘”的成熟。
★方法二
每天用内瘘侧手臂握橡皮健身球3~4次,10min/次。可以用止血带或血压表套袖敷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使静脉扩张,半小时松开1次,每天重复几次,有助于静脉扩张。或者用健侧手握住做内瘘肢体的近心端,术侧肢体进行握拳和松拳交替的动作,3次/d,每次连续运动3~5次。也可每天热敷或将前臂浸入热水中2~3次,5~20min/次。
★方法三:
术后次日弹钢琴运动:手指做弹钢琴运动,每次5~10分钟,早晚各一次。抬高肢体运动:术侧肢体向上抬高至尽量垂直,每次在空中停留时间约6秒,每次运动时间约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对疼痛明显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抬高术侧肢体,避免过度牵拉加剧疼痛。
术后3天握拳运动(空抓):术侧肢体缓慢握拳,数秒1、2、3、4,五指伸开,数秒1、2、3、4,如此反复,每次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
术后7天腕关节运动:术侧肢体做腕关节屈伸、旋转运动,每次10~15分钟,早晚各次。根据病情,如伤口愈合好,无渗血及感染可做。
术后2周:术侧手捏橡皮圈,缓慢捏,数秒1、2、3、4,缓慢放开,数秒1、2、3、4,重复。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用手或止血带在上臂轻压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此时配合握拳运动,然后放开。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
来源:现代护理报
作者:四川省医院张美
-THE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最权威护理